小燕子日记 300字:春日筑巢记
三月十二日 微风拂柳
衔着今春第一粒湿泥,我终于回到了江南旧檐。翅膀掠过解冻的河面时,看见自己的倒影如墨色剪刀裁开薄雾。这座青瓦白墙的院落比去岁更添了几分宁静,窗棂上的红漆却斑驳了些许。墙角的枇杷树已结满青果,记得离巢时它还开着碎雪似的花呢。
筑巢首日
寻找泥土费了许多功夫。稻田边的软泥被农人犁得芬芳,却太过稀薄;石阶旁的黏土足够牢固,偏又混着沙砾。最后在荷花塘畔寻得理想材料——清淤时翻出的陈年淤泥,掺着枯荷茎秆的纤维,在舌尖泛起清甜的铁腥味。我衔起第六趟时,那穿着杏色衫子的小姑娘踮脚来看,她的发梢有奶香气,像极了我去年孵化的雏儿。
三月十五日 春雨淅沥
巢缘已具雏形,像半枚温润的茶盅扣在梁上。雨水打湿羽毛时,我停在电线上看邻巢的夫妇如何编织苎麻纤维。他们教我将草茎呈十字交错排列,这样即使顽童用竹竿嬉闹,巢也不会轻易倾覆。忽然怀念北方冰川的凛冽,那时羽翼下还裹着西伯利亚的寒霜,如今胸脯的绒毛已沾满江南的杨花。
呢喃絮语
记得母亲曾说我们燕子永远在丈量天地间的距离。每片羽毛都记载着迁徙路上的云霞与风暴,而巢穴是唯一允许卸下风尘的所在。昨夕暮色四合时,见过路的鸿雁排成人字,他们的鸣叫像远古传来的箜篌声。我振翅送去祝福,梁上未干的泥点便星星般坠向窗台。
三月二十日 春光潋滟
今日巢成!最后用衔来的蒲公英绒毛铺就软垫,整个巢穴便散发着阳光与泥土的暖香。小姑娘的母亲特意在梁下悬了块蓝色碎布,说是替我们驱赶顽皮的家猫。黄昏时夫妻并立檐下,看我们的新巢在夕照中投出心形的影子,恰似春神遗落的印章盖在粉墙。
振翅飞向染霞的云端,三百字的日记竟记不完春日的百分之一。但我知道,当雏儿破壳那日,这段用唾液与泥土写就的诗篇,自会在他们初试的啼声里获得永恒的回响。归巢时嗅到枇杷渐熟的清香,明岁再回此地,或许能尝到小姑娘摘下的金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