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集》伴我度过的诗意午后
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在书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轻轻翻开那本早已泛黄的《小学古诗集》,墨香混合着旧纸张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我拉回到那个充满诗意的童年午后。
初遇《小学古诗集》
记得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老师将这本《小学古诗集》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浅绿色的封面上,几位古代装束的孩童正围坐在柳树下吟诗作对,右下角"小学古诗集"五个烫金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像获得珍宝般将它抱在怀里,从此这本诗集成为我每日最忠实的伙伴。
诗集中的四季轮回
《小学古诗集》按季节编排,带我领略诗词中的时光流转。春天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在日记本上画下窗外初绽的桃花;夏日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便央求父亲带我去公园看荷花;秋日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用捡来的枫叶做成书签夹在诗集中;冬季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着窗外飘雪,第一次懂得比喻的精妙。
《小学古诗集》中,李白那首《静夜思》让我印象最深。"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简洁明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情含蓄,让我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晚上的月亮就像李白诗里写的那样亮,我想起了远方的外婆。"
古诗与生活的奇妙共鸣
最奇妙的是,《小学古诗集》中的诗句常常与我的生活产生共鸣。那次学校组织春游,看到湖畔垂柳,我脱口而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赢得老师的连连称赞。同学们围过来争看我的《小学古诗集》,那一刻,小小的心里充满了自豪。
母亲做饭时,我会在旁边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亲加班晚归,我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形容天色;甚至家里养蚕时,我也能对应找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小学古诗集》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让平凡的日子平添几分诗意。
创作的第一颗种子
六年级的某个午后,我模仿《小学古诗集》中的《悯农》,写出了人生第一首小诗:"烈日当空照,农夫田间忙。汗滴禾下土,收获满仓粮。"虽然稚嫩,却让语文老师惊喜不已。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我的诗,说这是《小学古诗集》带来的最美妙的馈赠——不仅学会欣赏,更学会了创作。
那个下午,我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感谢《小学古诗集》,它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如今重温这些诗句,忽然明白,那本薄薄的《小学古诗集》早已在心底播下美的种子。每当生活忙碌浮躁时,读几首小诗,便仿佛回到那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听见童声朗朗,看见诗意的光芒在字里行间流淌。
《小学古诗集》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启蒙老师,它用最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诗歌不在远方,就在生活里;美不在别处,就在发现美的眼睛里。这本陪伴无数孩子成长的诗集,将继续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