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记忆中的端午粽香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清晨,奶奶总会早早起床,将浸泡了一夜的糯米捞起,粽叶在沸水中煮得碧绿发亮。我蹲在一旁,看着她灵巧的手指将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填入糯米、红豆和腌好的五花肉,再用细绳捆扎成三角锥形。

灶台边的温暖

大铁锅里垒起的粽子像座小山,柴火噼啪作响,水汽裹挟着竹叶清香弥漫整个灶间。我总忍不住偷掀锅盖,却被奶奶用沾着糯米的手轻拍额头:"要煮满六个时辰,粽魂才会稳当。"

龙舟鼓声震两岸

午后,村口的河道早已挤满人群。二十米长的龙舟上,三十二个赤膊汉子随着鼓点整齐划桨,船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岸边卖艾草香囊的阿婆说:"这鼓声能吓走瘟神哩!"

消失的老手艺

去年回乡,发现会包四角粽的老人只剩三位了。超市的真空粽子虽然方便,却再尝不到柴火灶里那份带着焦香的柔软。表弟举着手机直播龙舟赛时,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用粽叶折的小船,如今已漂不到记忆的彼岸。

这些流淌在血液里的风俗,就像粽叶上交错的纹路,记录着这片土地最温柔的密码。或许某天,我会教女儿用芦叶扎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让四百字写不完的乡愁,继续在蒸腾的热气里生长。

)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通用32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篇1 红山文化,是指活动在赤峰红山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古老文明,现存大量文物遗迹废弃的祭坛。而红山文化节,便是由此延伸而来。那红山文化又是怎样被发明的呢?一个在山路上走着的农民,遇到了一块形状规则,有加工痕迹的石头,这本不足为奇,谁知又向前一段距离,遇到了一个石头摆成的,类似“法阵”的建筑,于是...

描写家乡的习俗作文400字(精选10篇)

描写家乡的习俗作文1 到了寒假,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春节。 春节前几天,家里的老人就会把辛辛苦苦养了的猪、鸡、鸭给杀了,鸡和鸭会拿去祭祖。大人们还会去买一些糯米,把糯米洗干净后,把猪血拿去锅里热。家的锅跟我们现在用的锅不一样。它的直径大约有1。3米,要烧柴才能用。把猪血烧到杏色,捞出。然后...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通用50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很多的菜。吃完饭后,客人...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10篇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独一无二的风俗,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有趣的风俗 吗?说给我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 400 字 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要过年了,大家都非常开心,期 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第2 页共 7 页 过年,不论我们有多忙,都要回家看望长辈。我的家乡在山西,过年的风 俗有许多,...

最新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8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1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7篇

下面我们来看看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欢迎阅读借鉴。 我的家乡在长兴,那里是一个习俗很多的地方。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习俗,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把家里打扫干干净净的。来来往往的人去做客。客人来到家里,总要泡一些糖茶和茶叶茶来给客人们喝,与主人聊天。到吃饭的时候,长辈总要坐在上座,桌子上会有...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精选86篇)

家乡的风俗作⽂400字篇1 我的家乡是四川华蓥的⼀个⼩镇,说起家乡的风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说的,就算是举办婚礼了吧。结婚是⼈⽣的⼀件⼤事,男⼥双⽅的⽗母都⼗分重视。在举⾏婚礼前,双⽅的⽗母忙前忙后的,发喜帖办嫁妆等等。买来的嫁妆先放置在⼥⽅家⾥,到了新娘出嫁...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精选28篇)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 腊月即将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快过年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最热闹。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赶着做菜,菜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子。大人们在家做饭,而贴春联的这些事,都包在我们这些小孩子身上。我们三五成群地去贴对联,回到奶奶家时,就可以吃饭了。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