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古诗中的深宫一日
晨光初破晓
卯时三刻,铜壶滴漏声在空旷的殿宇间格外清晰。推开雕花木窗,晨雾如轻纱般缠绕着飞檐上的鸱吻,恰如王建《宫词》中“烟索龙楼万岁山”的意境。御沟畔的垂柳沾着露水,几只黄莺在枝头跳跃鸣叫,却让我想起元稹“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苍凉。新来的宫女捧着鎏金盆跪在阶前,水面晃动的倒影里,她稚嫩的面容与薛涛《宫词》里“年纪多来十八九,笑眉双脸俱时新”的描写重叠,教人不忍多看。
午后针线闲
日影透过琐窗将青砖切割成菱花纹样,绣架上未完成的双面绣还停着半只金线凤凰。银针引着丝线穿梭时,忽然记起花蕊夫人《宫词》中“盘凤鞍鞯闪色妆”的描写,那些曾经缀满宫廷的艳丽刺绣,如今都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窗外传来教坊司排练的笙箫声,断续吹着《霓裳羽衣曲》的调子,却总参差不齐,倒应了王涯所言“春来新插翠云钗,尚著云头踏殿鞋。欲得君王回一顾,争扶玉辇下金阶”——终究是徒劳的期盼。
暮色染宫墙
西沉的红日将宫墙染成赭色,巡更太监的梆子声由远及近。独自登上望仙台时,见北雁排成人字掠过琉璃瓦,忽然懂得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里未曾言明的寂寥。掌灯宫女们捧着羊角灯鱼贯而行,烛火在青石路上投下摇曳的光斑,宛如张祜笔下“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的幻境。然而银河终究太远,就像那些被封存在宫词里的眼泪,永远悬在历史的夜空闪烁。
夜半读书时
更漏滴到子时,重读《花间集》里的宫词选篇。油灯爆出灯花时,恍惚看见历代宫女们提笔写诗的身影:她们用“红颜未老恩先断”写镜中朱颜,用“泪湿罗巾梦不成”写枕上孤寒,用“珊瑚枕上千行泪”写夜半哽咽。这些被宫墙困住的才情,最终都化作《全唐诗》里墨色的涟漪。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说“诗可以怨”——原来每一首宫词都是开在禁苑里的梅花,用文字凿穿高墙,让千年后的我们仍能听见那些被封印的叹息。
合上书页时,檐角铁马正撞碎满庭月光。忽然想起某位无名宫人残句:“深宫二十年,谁识断肠诗。”那些藏在华丽辞藻后的真相,或许就像今夜穿过回廊的风,早将无数春秋的故事,吹散在星斗阑干的天际。
...回答三个问题。宫词 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注]何满子:唐教坊曲名。因唐玄宗时歌人何满子临刑哀歌而得名,该曲子后来在宫中流行。(1)这首诗的咏叹对象是什么人?(2)这首诗在用语方面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这首诗是直抒胸臆还是委婉抒情?(1)宫人(宫女)。 (2)用了4个数字(三千里、二十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