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春庭迎友记
壬寅年二月廿三 春分微雨
晨起推窗,见庭前老桃树忽绽新蕊,细雨润湿青石阶,恍记杜少陵「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之句。恰闻手机轻震,得故人简讯:「午後携新茶访君」,心骤如春江涨潮,汩汩欢欣漫过胸膛。
一、扫榻烹茗待旧雨
急取竹帚拂净苔痕斑驳的石径,檐下旧陶瓮接满叮咚雨水。铜壶初沸时,忽忆诗圣「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殷切,不禁莞尔——今人虽无蓬门需启,然整理书斋时,竟将散落案头的诗稿反复理了三次。
瓷盏浮碧烟,轩窗拭轻埃
春风知客至,先遣燕归来
二、踏雨叩扉见故人
未时三刻,木扉轻响。但见挚君擎素伞立於蒙蒙雨帘中,靛青衫袖沾着杏花瓣,手提古法棉纸包裹的明前龙井。相视一笑间,忽觉光阴倒流十载——昔年大学榕树下初遇时,亦这般春雨沾衣的时节。
炭火红泥小炉煨着山泉水,茶烟袅袅升腾处,他忽然吟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我今日偏要反其意——特携狮峰十八棵鲜茗,佐以姑苏梅花糕。」言罢解开包袱,竟真有一盒玲珑茶食。
三、诗书漫话忘夕晖
雨脚渐收时,西窗已铺满琥珀色春光。我们从陆羽《茶经》聊至敦煌残卷,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的旷达,谈到范成大「灯花报喜」的温馨。他忽指庭中歪脖桃树笑道:「此树合该刻上『今朝好天气』——白乐天若见你我这般闲适,怕要妒忌。」
昔读《容斋随笔》,见「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难并之说,今方知故人相逢便可凑齐这天时地利。暮色染透窗纸时,茶已七巡,诗稿散落满地如白蝶栖阶。
四、柴扉轻掩约再期
送客至巷口青板桥,垂柳丝拂过肩头蘸着晚霞。他说归去要仿古人作「访友日记」,我笑称此刻正写着「迎客手札」。忽有春燕斜掠水面,激起圈圈涟漪,恰似心间荡漾的欢愉。
归来看见石桌上留着他手书的便笺:「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下回当唤对街老沈同醉」。墨迹在夕照里泛着暖光,恍见千年前那位浣花溪畔的诗人,正笑吟吟推开柴门。
今人常叹古风凋零,然情谊亘古如新月。纵无茅屋春韭,幸有清茶一盏;虽缺樽酒旧醅,犹存真心满怀。客至之欢,原不在珍馐华宴,而在推心置腹的暖意。今录杜诗於扉页:「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灯烛虽换作电光,相照的肝胆从未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