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歌词有感: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晨起读诗,如见故人
清晨推开窗时,檐角还挂着昨夜的雨滴。随手翻开《唐诗三百首》,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蓦然跃入眼帘。那些在课本里背诵过无数次的句子,此刻突然有了温度——窗外的樟树正抖落着水珠,远处山峦蒙着薄雾,竟与千年前的终南山光影重叠。
《山居秋暝》摘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午后摹写,笔端生香
午后铺开宣纸临摹李清照的《一剪梅》,狼毫蘸墨时忽然理解为何古人说"执笔如执剑"。当"红藕香残玉簟秋"在纸上渐渐成形,竟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母亲在厨房蒸的桂花糕,与词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寂寥形成奇妙呼应,才懂得词人将饮食烟火写入离愁的妙处。
习作对比
- 原句:此情无计可消除
- 仿写:此味无计可复得
暮色品词,烛照古今
傍晚整理摘抄本重读苏轼《定风波》,台灯暖光映着"莫听穿林打叶声"的笔迹。窗外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恍惚间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词境。突然明白古人说的"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当我们在相似情境里与诗句重逢,那些平仄格律就变成了会呼吸的生命。
【学诗心得】真正的古典诗词学习,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观摩,而是要在梅雨时节读懂"青草池塘处处蛙",在送别时想起"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些文字穿越千年而来,为的就是在某个月夜轻轻叩响我们的心扉。
夜阑笔记,星火相传
临睡前翻开日记本,发现今日竟不自觉用了许多诗词典故。记晨雨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写午餐配了"莼鲈之思",甚至给阳台新开的花都题了句"可爱深红爱浅红"。这才惊觉,学古诗歌词最美好的收获,是让平凡日子有了诗意的注脚,让每个瞬间都可能与古人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