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记一场秋日回乡的思绪
今日重读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那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突然撞进心里。恰逢深秋,我收拾行囊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竟与两千年前的帝王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一、风起时的人生况味
高铁驶过淮北平原时,窗外正刮着萧瑟的秋风。收割后的麦茬地泛着金黄,翻滚的云絮被风撕扯成缕缕棉纱。这景象让我想起刘邦当年平定英布叛乱后,途经沛县与父老纵酒高歌的场景。那个从市井亭长到开国君主的男人,在人生巅峰时刻挥笔写下的,不是功业而是乡愁。
"威加海内"的荣耀背后,藏着多少"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虑?就像此刻的我,虽在都市有了立锥之地,却总在地铁人潮中想起故乡的炊烟。
二、老槐树下的记忆拼图
村口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还在,树皮上还留着我们儿时刻的歪扭字迹。抚摸着皲裂的树纹,突然明白刘邦为何要在《鸿鹄歌》里写"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当年我们这些"雏鸟"拼命想飞出村庄,如今羽翼丰满了,反而懂得老树盘根的意义。
祠堂前的石磨盘转不动了,但当年祖母推磨时哼的童谣仍在耳畔:"碾谷子,磨白面,擀面条,待客官..."这些碎片在记忆里发酵,酿出比《大风歌》更绵长的滋味。
三、新与旧的交响诗
傍晚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看见光伏板在夕阳下泛着蓝光,远处老屋的瓦楞间却飘起柴火饭的香气。这种奇妙的交融,恰似《大风歌》里金戈铁马与田园牧歌的交响。智能手机里不断弹出工作消息,而晒场上的乡亲正用最古老的梆子腔对山歌。
或许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经历这样的撕裂与弥合。刘邦用楚辞体写帝王心,我们用朋友圈记录乡愁,本质上都是对生命来处的凝视。
四、归去来兮的永恒命题
离乡那天下着小雨,车窗上蜿蜒的水痕像极了《大风歌》的韵律线。后备箱里塞满母亲腌的雪里蕻和邻居送的柿饼,这些带着泥土味的馈赠,比任何勋章都更让人踏实。
回望渐渐模糊的村庄,突然懂得"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真正重量——不是衣锦还乡的炫耀,而是穿越沧桑后的赤子回眸。就像此刻打在脸上的雨丝,凉的是肌肤,暖的是心底那片永远干爽的晒谷场。
关于大风歌的试题和答案
1.《大风歌》的作者是?A.刘邦B.项羽C.刘彻 答案:A 2. "大风起兮云飞扬"下一句是?A.威加海内兮归故乡B.安得猛士兮守四方C.力拔山兮气盖世 答案:A 3.《大风歌》创作于什么时期?A.秦朝B.西汉C.东汉 答案:B 4.刘邦创作《大风歌》时的身份是?A.沛公B.汉王C.皇帝 答案:C 5.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达了刘邦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