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雨
窗外的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让我忽然想起李商隐那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与诗人笔下的巴山夜雨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一、雨声里的千年对话
坐在书桌前,听着雨打梧桐的声音,不觉已过了午夜。台灯的光晕在雨夜里显得格外温暖,就像诗中那个独对夜雨的诗人,在烛光下写下思念。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窗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让我想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
二、雨中的城市剪影
推开窗户,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的霓虹在雨幕中晕染开来,像打翻的颜料盘。街道上零星的行人撑着伞,在积水的路面上投下摇曳的倒影。这景象与诗中"涨秋池"的意境何其相似,只是秋池变成了现代都市的街道,而思念也从书信变成了手机屏幕上的消息提示。
三、雨夜的心灵独白
在这样的雨夜,时间仿佛变得缓慢。泡一杯热茶,看茶叶在杯中舒展,就像思绪在雨声中渐渐清晰。诗人说"未有期",而现代人又何尝不是?我们总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却忘了生命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或许,重要的不是归期,而是在每个雨夜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诗意。
四、雨后的清晨期待
雨势渐小,东方已现出微光。我想象着明天清晨,被雨水洗过的城市会焕发出怎样的生机。就像诗人在漫长的等待后,终将迎来重逢的喜悦。合上日记本,忽然明白:无论是巴山夜雨还是城市夜雨,滋润的都是同样渴望温暖的人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