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中的思念独白
十月二十三日 夜雨潇潇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极了李商隐笔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我独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染黄了一方天地,而思绪却早已飘向了远方,飘向了那个有你的城市。
“巴山夜雨”,这四个字仿佛有魔力,瞬间击穿了我所有伪装的坚强。这雨,是否也落在了你那里?你是否也正凭窗而立,看着这连绵的秋雨,心中泛起同样的涟漪?我们之间隔着的,又何止是千山万水,更是这无法预知的归期。诗人一句“未有期”,道尽了古往今来多少离人的无奈与怅惘。原以为现代的交通与通讯可以缩短一切距离,可当真正的离别降临时,我才发现,心灵上的沟壑,是任何技术都无法轻易填平的。微信消息可以秒达,视频通话可以看见面容,但触碰不到的温度,分享不了的实时心情,却让思念愈发具体而微,沉重如山。
忆共剪西窗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义山是温柔的,他在最孤寂的雨夜里,为自己、也为远方的爱人勾勒了一幅温暖而明亮的未来图景。那不仅仅是一个团聚的承诺,更是一种深情的寄托。我想,最美好的思念,大抵如此。它不应只有当下的苦涩,还应饱含对重逢的炽烈盼望。
于是,我也开始想象,想象着不久后的某一天,你风尘仆仆地归来。我们或许不会真的有西窗和烛火,但我们可以窝在沙发上,盖着同一条毛毯,屋内只开一盏温暖的落地灯。窗外或许依旧下着雨,但那时,雨声不再是寂寞的伴奏,而是我们倾诉背景的白噪音。我会把此刻记录下的所有心情,那些在电话里不忍说出口的脆弱与孤单,那些一个人走过的路和看过的风景,细细地说给你听。而你也一定会笑着,用你的经历来补充我的记忆。那一刻,所有分离时光里的酸楚,都将发酵成相聚时最甜美的酒。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它让时间变得既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独自度过的每一个日夜,短暂的是回忆里那些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仿佛一瞬即逝。在这秋雨缠绵的夜里,我反复吟诵着这首千年前的诗句,仿佛与诗人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感受到了他的孤寂,也领悟了他的豁达。他把眼前的寂寞,变成了未来相逢时的谈资,这是一种何等的浪漫与智慧。
雨,还在下。但我的心境已悄然改变。我不再感到那么孤单,因为我知道,在这片天空下的另一端,有一份同样因我而起的思念。这份思念,连同这首《夜雨寄北》,给了我无限的慰藉与力量。它提醒我,所有的等待都意义非凡,所有深情的期盼都指向一个温暖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