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清辉下的独思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夜
一、庭前望月
推开木窗时,那轮夜月正悬在梧桐枝头,清冷的光像一层薄纱覆在青石板上。忽然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此刻的光却更似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的况味——带着山林的幽寂,将我的小院染成水墨画卷。
1. 光影交错
墙角的老陶缸盛着半轮月影,水面微漾时,碎银般的光斑便沿着缸壁游走。这让我想起童年在外婆家,总爱用木棍搅动天井里的雨水缸,吓得月亮仓皇逃窜的样子。
二、茶烟伴读
捧着温热的茉莉香片重读《春江花月夜》,茶烟与月光在书页上缠绵。张若虚笔下"江畔何人初见月"的叩问,此刻竟有了新解——或许我们凝视夜月时,月光也在记录人间百代过客。
2. 古今对话
突然发现窗棂的影子斜斜压在《唐诗三百首》的扉页,像给"海上生明月"的诗句加了个天然的注解。千年前的诗人与今夜的月光,通过这薄薄的纸张完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唱和。
三、枕月而眠
子夜将至,月光已悄悄爬上枕畔。拉上纱帘时,那些清辉便化作朦胧的雾霭,将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的意境具象在眼前。此刻忽然懂得,为何古人总爱将愁思寄明月——这永恒的清冷见证者,确是最忠实的日记读者。
(轻合日记本时,一片梧桐叶飘落窗台,叶脉里还流淌着月光的银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