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假期的古诗咏怀
七月十五日,晴
假期已过半,晨起推窗,但见阳光如金箔般洒落庭院,蝉鸣声声入耳,忽忆起儿时背诵的古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这诗句恰如眼前景致,令我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假期之于我,非止休憩,更是一场与古诗的邂逅,一次心灵的回归。
古诗中的假期意趣
午后小憩,取《唐诗三百首》翻阅,目光停留于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非夏日,然其闲适之境,与此刻假期心境相通。古诗常以自然之景抒怀,假期亦如此,让人暂别尘嚣,融入天地。我想,古人度假,未必有今人之便利,却因诗心而富足。杜甫的《江村》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事事幽”三字,道尽假期之精髓——无事而心自宽。
踱步至书房,提笔欲记今日所思。古诗之于假期,非仅文字,乃是一种生活态度。李白《夏日山中》诗曰:“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其狂放不羁,恰似假期中脱去束缚的自我。回想数日前,与友泛舟湖上,水波粼粼,远山如黛,不禁吟出白居易的《池上早夏》:“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友人笑我迂腐,我却觉此诗点睛了假期的慵懒与生机。
假期中的诗心感悟
傍晚独坐阳台,看夕阳西下,云霞染红天际。古诗中假期之美,往往在细微处。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虽写劳作,却透出假期的充实感。我的假期虽无农耕之劳,却有读书之乐。昨日读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感其闲适,遂仿作小诗一首:“假期日影斜,书卷伴清茶。心随云鹤去,不羡帝王家。”或显稚拙,然诗心已萌。
假期的古诗,不仅咏物,更在抒情。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中“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之句,让我悟得假期真谛——珍惜当下,享受闲适。夜渐深,虫声四起,天上星河璀璨,想起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虽非夏日,但那份宁静与我的假期之夜何其相似!古诗如镜,照见我心;假期如舟,载我遨游。
假期的古诗,终化为日记里的墨迹。它提醒我:生活不止奔波,还有诗与远方。愿他日回首,此假此诗,仍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