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散文网记录的那些温暖时光
晨光里的独白
清晨六点,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情感散文网,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地落着。这个习惯已持续了三年零四个月——在淡青色的天光里,用文字打捞那些即将消散的梦境。今天首页推荐的是篇《旧毛衣》,作者说母亲织的毛衣总带着体温,读到这句时,我的指尖突然触到键盘上未干的泪。
记忆的针脚
想起去年冬天在情感散文网写的《冬至馄饨》,那时父亲尚能认出我的字迹。现在他的阿尔茨海默症已发展到第三阶段,却依然记得把保温杯拧开晾温水的动作——就像二十年前照顾发烧的我那样。
午后的交织
下午三点在情感散文网看到篇《地铁口的卖花人》,突然想起上周在复兴门站遇到的盲人歌手。他唱《橄榄树》时,有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悄悄往琴盒里放了支向日葵。这种细微的感动总让我想起站里@青禾 老师说的:"散文要像蒲公英,轻得能飞起来,又重得能砸疼人心。"
- 17:30 收到情感散文网编辑的用稿通知
- 18:45 发现三年前写的《外婆的樟木箱》被顶到首页
- 21:20 整理明日要投稿的《茶凉了,我替你续上》
夜灯下的顿悟
临睡前翻看情感散文网的"年度精选",那些关于离别、重逢与等待的文字在台灯下泛着柔光。突然明白为什么偏爱这里——当千万人的悲欢在服务器里产生共鸣,那些孤独的星火就变成了温暖的篝火。就像此刻窗外飘雪,而我的文档里正绽放着永不凋零的春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