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国学作文400字左右:夏夜读经日记

国学作文400字左右:夏夜读经日记

一、夜读初记

时值仲夏,庚子年六月初三,暮色四合,暑气渐消。余独坐书房,展卷读《孟子》,忽闻窗外蝉鸣断续,与书页翻动之声相和,不禁心有所感,遂提笔以记之。

《孟子·公孙丑上》有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读至此,掩卷长思。四百字之篇幅虽短,然先贤微言大义,已足令人反复咀嚼。余观今之世,众人汲汲于名利,而忽于仁义之修,岂非舍本逐末乎?

二、古今之辨

忆昔童蒙之时,祖父尝教《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彼时虽能诵而不能解其意,今乃知光阴之贵,胜于金玉。国学之道,非徒记诵辞章而已,实乃修身立命之根本。观今之少年,多沉溺于电子之戏,而鲜有静心读经者,良可叹也。

余尝见同窗作国学作文,苦于四百字之限,或抄录成说,或堆砌辞藻。然《论语》有云:"辞达而已矣。"作文贵在真情实感,不在长篇累牍。昔王羲之《兰亭集序》不过三百二十四字,而传诵千古,此可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三、知行合一

读经非为作文之资,实为践行之导。朱熹《读书有感》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乃中华文明之活水,灌溉心田,滋养性灵。余每读《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未尝不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是夜,月华如水,泻于窗棂。余思国学传承之要,不在鸿篇巨制,而在日常践行。四百字作文虽小,可载道义;日记虽简,能录真心。愿以寸管之笔,书赤子之心,虽不足四百言,然句句皆从肺腑中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