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早教100首陪伴的春日日记:童声里的诗意芬芳》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晴
清晨推开窗时,檐下燕子正衔着新泥掠过柳梢。两岁半的宝宝突然指着窗外奶声奶气地背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诗早教100首》里杜甫的绝句,此刻竟成了我们母子间最动人的晨光对话。
一、诗韵浸润的日常
自从半年前收到那套烫金封面的《唐诗早教100首》,我们的生活便悄然染上了唐风宋韵。今天早餐时,小家伙用勺子敲着碗沿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米粒沾在嘴角的样子,比任何孟浩然画像都鲜活。这套书特别设计了动物主题分类,像"鹅鹅鹅"这样的童趣诗篇总是最先被翻到皱边。
二、游戏中的诗意启蒙
午后在小区花园玩滑梯时,我们开始了接诗游戏。我说"离离原上草",她立即蹦跳着接"一岁一枯荣"。路过的老奶奶笑着掏出手机录像,说从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能把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背得如此流畅。《唐诗早教100首》配套的AR动画功能帮了大忙,扫一扫书页就能看见动态的草原景象。
三、夜幕下的诗教沉思
今晚哄睡时选择了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孩子突然打断我:"妈妈,红豆是不是像我的草莓味软糖?"不由想起编者在前言强调的具象化教学理念。这套书每首诗都配有生活化插图和拼音注释,难怪孩子能把抽象意象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看着月光下睫毛轻颤的小脸,突然明白《唐诗早教100首》真正珍贵之处——它不仅让孩子记住了"床前明月光",更在我们之间架起了跨越千年的情感桥梁。当古典韵律化作稚嫩的童声,那些曾经在课本里冰冷的文字,突然都带着体温活了过来。
(日记后续记录宝宝本月掌握的12首新诗,以及通过古诗理解的20个新词汇,此处省略具体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