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咏风日记

咏风日记

三月十五日 晴

晨起推窗,忽闻唐代诗人王勃《咏风》中"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之句跃然心头。今日春风确与诗中所咏别无二致,穿过楼宇间隙时竟也带着山林清气,将阳台上晾晒的衣衫吹成猎猎旗帜。风铃叮咚作响,恍若与千年前的诗人隔空对答。

午间风迹

漫步公园时,真切体会到"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的意境。春风卷起柳絮如雾,在人工湖面翻涌成浪。孩子们追逐着蒲公英种子奔跑,那景象恰似宋玉《风赋》所言"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长椅上读书的少女频频拢住飞扬的发丝,纸页哗哗翻动间,仿佛风在替她加速阅读。

特别注意到风塑造空间的魔力:当它穿过廊架时变成圆柱形的气流,掠过水面时则铺展成薄纱。这让我想起古人形容的"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虽无江竹之境,但见池水皱波而丛竹摇影,方知诗语不虚。

暮时风思

黄昏时风势渐柔,恰合"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的描摹。阳台风铃偶作清响,比白日的急促多了几分缠绵。读着《诗经》里"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的句子,忽觉千年来的风始终如此——它吹过先秦的桑林,拂过唐代的旗旌,此刻正掀动我案头的书页。风作为永恒的信使,将不同时空的人类感受编织成共鸣的交响。

临睡前记录下今日感悟:我们总以为风是无形无迹的过客,实则它始终在参与世界的建构。就像此刻窗外的夜风,正搬运着花香、蝉鸣与星辉,在城市的峡谷间书写着无形的诗篇。当明日晨风再起时,或许又会带来新的诗意与发现。

8月17日 晴 日记一则_二年级作文

8月17日 晴 日记一则_二年级作文 8月17日 晴 日记一则 今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干,便背起唐诗来。先背虞世南的《咏风》,我这么想着,于是就开始背了:“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这首诗看起来简单,背起来却有点儿难。正当我抓耳挠腮的时候,妈妈进来了,笑着说:“呵呵,其实背这首诗有诀窍哦!”“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