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润心田——记春日闲思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微雨
一、檐下听雨
晨起推窗,恰逢杜甫笔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景致。细密的雨丝织成银帘,将院角的樱花洗得愈发娇艳。记得王维曾写"空山新雨后",此刻虽非空山,但水泥森林里沾了雨露的梧桐,倒也显出几分"天气晚来秋"的意境。
1. 厨房小记
煮茶时忽想起苏轼"雪沫乳花浮午盏"的词句,便学着古人用建盏泡了茉莉香片。水汽氤氲间,看窗外几个孩童踩着水洼嬉戏,他们的笑声与李清照"争渡争渡"的活泼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午后读诗
重读《千家诗》中和风细雨相关的篇章,发现古人笔下的"和"字总带着温度。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的暖意,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的丰足,都在诉说天地人间的和谐共生。
忽忆少陵野老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此刻鱼缸里的锦鲤正逐食水草,
窗台上却不见旧年筑巢的紫燕。
三、暮色省思
傍晚雨歇,西天泛起"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霞光。邻居阳台飘来钢琴版《阳关三叠》,金属栏杆上未干的雨滴,将音符折射成晶莹的光点。这让我想起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的豁达,或许"和"的真谛,就藏在这平凡日常的共生共美之中。
临睡前在日记本上抄录了张若虚的"江天一色无纤尘",墨迹未干时,夜风送来白玉兰的香气。原来千年诗心与当下生活,始终隔着薄如蝉翼的和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