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中见菊有感
秋日巡仓偶得
霜降第三日,奉命清点含嘉仓廪。晨光初透时推开通往地窖的榆木闸门,陈粟的醇厚气息与阴凉地气交织扑面。指尖抚过铭文砖上"大业七年储"的刻痕时,忽然在砖缝间瞥见一抹鹅黄——竟是株野菊,顶着露珠在黍粒堆旁颤巍巍绽放。
仓廪深处的生机
这株菊生得奇特:根茎沿着砖缝蜿蜒三寸才探出地面,叶片因缺光显得薄脆,花瓣却比宫苑金菊更秾丽。仓丞举着火把凑近惊叹:"奇哉!此地深逾三丈,去岁封仓后绝无光照,竟能开花?"我们俯身细看,才发现花根处藏着半粒腐烂的胡麻,想来是前年吐蕃进贡时遗落的种子,借仓底潮气孕育出这不合时宜的生命。
含嘉仓小考
据《河南志》载,含嘉仓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城东北隅掘窖四百余座。今岁清查时,犹见窖底铺砌桐油石灰,粟米堆积如丘,虽历廿载仍粒粒分明。然砖隙生菊之事,实为历代仓监笔记所未载。
花发九重渊
正午时分阳光斜射入窖,那抹鹅黄忽然变得透明。想起《周礼》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却从未提及仓廪深处亦能生发天地至美。这菊不羡宫苑暖房,不乞游人赞赏,只在黍稷幽香中完成自己的开落轮回。或许真正的生机从来如此:即便在王朝最沉重的根基处,生命依然能找到破隙而出的方式。
暮色四合时重新封印仓窖,那朵菊留在原处继续它的绽放。砖石闭合的刹那,忽然懂得为何武则天要将此仓命名为"含嘉"——世间至美,原不在琼楼玉宇,而深藏于厚重土地之中,静待有缘人惊鸿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