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经典美文800字:秋日私语日记
一叶知秋的清晨
晨光微熹时推开木窗,檐角悬着的露珠正巧坠在砚台边,溅起半寸墨香。庭院里那棵老梧桐飘下第一片金叶,像封从时光深处寄来的信笺,边缘还蜷着夏末未褪尽的翠意。
二、市井烟火里的诗意
菜场口卖豆腐的老伯照例给我留了碗热豆浆,白瓷碗底沉着几粒桂花。他粗糙的手指在围裙上蹭了蹭,忽然念起《浮生六记》里"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句子。原来名家经典美文800字,从来都藏在沾着露水的秤杆与找零的铜板之间。
注:梧桐叶脉在宣纸上拓印时,纹理比工笔画的皴法更鲜活。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先生写昆明雨季的菌子,"滑,嫩,鲜,香,无可形容"。文字与生活,本就如菌子与松针般共生。
三、黄昏书案上的光影博弈
西晒将书橱的影子拉成斜长的五线谱,我的钢笔正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批注边徘徊。突然领悟到那些800字的名篇为何不朽——他们总在某个拐角处,突然用朱自清式的月下荷塘,或者鲁迅先生野草般的锋芒,刺破日常的茧。
四、夜灯下的顿悟
临睡前重读张晓风《春之怀古》,忽见窗台月光积了半寸厚。原来名家经典从不是供在神坛的标本,而是像今夜这般:当800字的精魂与生活碰撞时,会突然绽出沈从文笔下边城那样的青釉光泽。
后记:整理今日札记,发现恰好八百余字。才懂得所谓经典,不过是把每个平凡日子,都写成值得装订成册的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