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小记
序
时维甲辰暮春,余独步于城南旧巷。檐角风铃叮咚,恍若前朝遗韵。青石板上苔痕新绿,墙头蔷薇半吐胭脂色,正是江南烟雨浸润的光景。
一、巷陌听雨
忽闻天际隐雷,转瞬银丝垂落。油纸伞面沙沙如蚕食桑,雨滴在青瓦上溅起碎玉。有老妪支起竹帘,铜壶煮着陈年普洱,水汽与雨雾缠绵成一片朦胧。想起白乐天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此间况味,竟比诗中更添三分寂寥。
檐溜渐沥成珠串,
苔阶深浅印屐痕。
忽见纸鸢挂柳梢,
方觉童稚笑语温。
二、茶寮偶遇
避雨入茶肆,见屏风后坐着位抚琴老者。十指在冰弦上游走,奏的竟是《阳关三叠》。曲终时茶已凉透,老者忽道:"少年人眉间有郁色,可是为那株将谢的牡丹?"余愕然,方觉案头残红正是晨间折来的魏紫。
三、夜窗札记
归家掌灯,见砚池未干,遂记今日所见。墨香混着窗外晚香玉的气息,笔下不觉流出:"春事阑珊处,最动人心的原是那些将尽未尽的景致。譬如半凋的芍药,譬如将散的茶烟,譬如老者琴尾那个欲落未落的泛音。"
暮色漫过花梢时,
始知光阴有重量。
一片飞红坠砚海,
溅起千年墨浪香。
跋
漏下三更,雨声渐歇。忽闻更夫梆子响过三巡,方才搁笔。想来这暮春心事,不过是一场雨、一阕曲、一朵花的记忆罢了。古风散文之妙,正在于留白处见天地,余韵里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