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日记:春日田园的闲适时光
一、晨起偶遇古诗《村居》
清晨推开木窗时,檐下麻雀正啄食昨夜落下的槐花。忽然想起高鼎那首《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墨绿色笔记本从书架跌落,惊起满纸尘灰,仿佛打开了一卷泛黄的田园诗画。
1. 诗中的杨柳岸
踩着露水去村东头洗衣,石阶缝隙里钻出几丛蒲公英。河边那排老柳树果然如诗中所说"拂堤杨柳",嫩枝垂进水面画着涟漪,树影里藏着三两只未成年的小野鸭。搓衣棒敲打青石板的节奏里,突然理解了什么叫"醉春烟"——那淡青色的晨雾,确像一壶新酿的米酒。
二、午后验证古诗《村居》
午饭时特意把饭桌搬到院子里,就着竹影扒拉腊肉炒蕨菜。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正在上演:隔壁虎子举着燕子风筝赤脚跑过田埂,他的妹妹追着风筝线摔进油菜花田,惊起一群菜粉蝶。
2. 消失的纸鸢线
跟着孩子们跑到晒谷场,发现现代版《村居》有了新注解。虎子的风筝是塑料奥特曼造型,线轴却是老槐树枝削的。当那只闪着荧光的"奥特曼"卡在电线上时,穿汉服来写生的美院学生噗嗤笑出声,手机镜头对准了这魔幻现实主义的画面。
三、暮色里的古诗新编
傍晚给菜地浇水时,西天晚霞把诗句染成橘红色。现在没有"草长莺飞"的二月天,但有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喷洒农药;不见"儿童散学"的私塾,但听见留守儿童之家传来电子琴声。古诗《村居》的意境像手中的井水,从指缝漏下又渗入土地,长出新的模样。
后记:晾衣服时发现兜里沾着蒲公英绒毛,这大概就是古诗的种子吧。当现代生活与千年诗句在某个黄昏相遇,我们依然能像风筝那样,借着传统的东风飞向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