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 小松

古诗《小松》给我的启示

——一株小松的成长日记

今天重读杜荀鹤的《小松》,那句"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让我思绪万千。窗台上那盆从山野移栽的小松,在晨光中舒展着嫩绿针叶,仿佛与千年前的诗句遥相呼应。

初遇小松

记得三个月前在青城山徒步时,我在岩缝中发现这株不足十厘米的幼苗。它倔强地从石隙中探出身子,针叶上还挂着夜露,像古诗里写的"刺头深草"般不起眼。我小心将它移植到素陶盆里,用山涧水浇灌,从此开始了我们的共生日记。

成长观察录

第一周:松针开始发黄,我查阅资料调整了腐叶土比例。
第二月:新芽终于突破主干,像毛笔尖般蘸着春意。
今日:主干已木质化,树皮出现龟裂纹,让我想起诗中"渐觉出蓬蒿"的蜕变。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或许就是成长最孤独的浪漫。每个清晨记录小松的变化时,我都在笔记本画下它与影子的比例图,看着那道阴影从三厘米延伸到九厘米,仿佛见证着时光的具象化。

生命的隐喻

小松教会我"缓慢"的价值。不同于阳台疯长的绿萝,它每月生长不足一厘米,但每片针叶都积蓄着力量。我在日记本里夹着不同时期的松针标本:二月的新芽如翡翠簪,四月的针叶已能划破纸张。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线性前进。

昨夜暴雨,小松在风中剧烈摇摆却未折断。今晨检查发现它的根系已穿透陶盆排水孔,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编织着生存网络。这株来自古诗的小松,正用它倔强的生命姿态,为我书写着最生动的自然启示录。

古诗《小松》拼音版

古诗《小松》拼音版 xiǎo sōnɡchūshùchǐ,wèi yǒu zhíshēnɡzhī。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xián jíbànɡbiān lì,kàn duōzhǎnɡquèchí。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诗歌名称】:小松【年代】:唐【作者】:王建王建(约767~约831后),唐代诗人...

《小松》古诗_作者王建_古诗小松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小松》鉴赏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

古诗小松诗句

古诗词鉴赏《小松》 小松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刺头:指长满松针...

小松的古诗读合集

小松古诗的意思 原文: 《小松》 唐代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翻译: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 已经比那些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注释: 1、刺头:指长...

小松的古诗词合集

古诗小松 翻译 小松古诗的翻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 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 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 句《小松》。 《小松》原文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

古诗词小松合集

其全文古诗 如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前言】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 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小松》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 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

小松古诗解析合集

古诗小松的意思 答:古诗小松的意思是: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 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 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古诗小松 翻译 古诗小松 翻译 小松古诗的翻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