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马诗中的秋日怀想
一、马嘶秋风里的蓦然回首
清晨推开木窗时,檐下铁马正叮咚作响,恍若古诗马诗中“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铮鸣穿越时空而来。书案上摊着的《李贺诗集》被秋风翻至第二十三首,墨色字迹间仿佛看见诗人正轻抚马鞍吟诵:“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忽然想起今日恰是寒露,便决意将这般秋思付诸笔端。
二、青骢马影与时空对话
午后漫步至城郊马场,见三五骏马正在围栏中踱步。其中一匹青骢马忽然昂首长嘶,颈鬃在斜阳中散成金色流瀑。这景象与古诗马诗中“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的描写倏然重合,让我怔立良久。马场老者捧来茶盏笑道:“这马儿倒似认得你”,便说起他年轻时在河西走廊牧马的往事——那些“大漠风尘日色昏”的岁月里,马匹如何与戍边将士共饮沙场月光。
三、砚台下的马蹄声
归来时特地绕道古籍书店,觅得明代刻本《马诗二十三首笺注》。泛黄纸页间有前人朱笔批注:“李长吉以马喻才,非独咏物也”。忽然理解为何古诗马诗能穿越千年仍令人心颤——那何尝不是对自由灵魂的渴求?就像“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的楚霸王坐骑,纵使困于垓下仍保持着仰天长啸的傲骨。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蓦然惊觉这何尝不是对当代的隐喻?当世界充斥着被驯化的“肉马”,那些渴望驰骋的千里驹反而成了异类。
四、星空下的马鞍形星座
夜间整理书稿时,电脑突然播放起琵琶曲《十面埋伏》。激昂弦声中推开阳台门,竟见天际云层恰似万马奔腾的剪影。想起古诗马诗中“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的描写,忽然听见某种穿越时空的共鸣——那些在唐诗宋词中嘶鸣的骏马,其实从未离开过中华民族的精神原野。它们化作成语中的“马到成功”、化作年画里的“马上封侯”,更化作每个人心中对自由的向往。
五、拾取秋日的马铃铛
临睡前将一枚古钱币压在诗集中——那是曾在丝绸之路流通的开元通宝,背面隐约可见骏马浮雕。忽然明白古诗马诗真正动人之处,不在于辞藻华美,而在于那种“犹解忆风尘”的生命力。就像此刻窗外渐起的秋风,虽看不见形态,却能让整片枫林为之震动,让千年诗词在纸页间重新扬起前蹄。
最后以李贺原诗作结:“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待发的骏马,只在某个秋日清晨,随着古诗马诗的韵律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