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长安春望日记:一场穿越千年的春日遥想

古诗长安春望日记:一场穿越千年的春日遥想

四月五日 晴 微风拂面

清晨推开窗,迎面扑来的是带着青草气息的春风。忽然想起卢纶的《长安春望》,那句“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莫名在脑海中回荡。于是决定今日去城郊的山上,尝试用古人的视角,感受这场跨越千年的春日对视。

一、登高望远的长安情结

站在山顶眺望现代都市,恍惚间仿佛看见诗人当年站立的身姿。卢纶笔下“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的盛景虽已不再,但春风依旧如千年前般温柔拂面。远处高楼鳞次栉比,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恰似当年的宫阙参差。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总爱登高赋诗——天地开阔处,最易生出超越时空的哲思。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这句诗在今日体会尤深。我们何尝不是时代的游子,在繁华都市中寻找精神家园?春风年复一年地吹绿江南岸,而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却从未停止。

二、春望中的生命沉思

山坡上的野花开得正盛,粉白的杏花、嫩黄的迎春,恰似诗中“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的意境。坐在花树下读诗,忽然注意到以往忽略的细节:卢纶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后,长安城满目疮痍,可诗中却依然保有对春日的礼赞。这种在废墟中看见花朵、在离散中守望重逢的精神力量,或许正是古典诗歌最动人的部分。

午后遇到几位写生的美院学生,他们的画板上,现代都市与自然春色奇妙交融。谈及《长安春望》,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说:“我们画的不是风景,是时间。”这句话如春风叩心。原来千年过去,我们依然在完成同一场春日的对话——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生。

三、春望之外的守望

日落时分,山脚下亮起万家灯火。忽然理解诗人最后“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的慨叹。每个时代都有其艰难,但春天从不缺席。就像此刻,尽管人生多艰,我们依然能在春风中找到慰藉。

归途上采了一束野花,插在书桌的瓷瓶里。窗外月色如水,不禁提笔写下:今人不见古时春,今春曾经拂古人。春风万里长安路,千年一梦到如今。或许有一天,我们的时代也会成为后人凭吊的往事,但这份春日的感动,将永远在诗行间生生不息。

小学五年级上次必背古诗及释义:长安春望

长安春望 【唐】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释义: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