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采莲记:夏日荷塘的闲适时光
一、晨起采莲
清晨五时,天光微熹,我携竹篮独往村东荷塘。昨夜读《乐府诗集》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忽生踏露采莲之兴。塘畔芦苇沾满晨露,蛙声渐歇,唯有早起的蜻蜓掠过水面,在初绽的粉荷上短暂停驻。

二、古诗映照
涉水时想起王昌龄《采莲曲》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不觉莞尔。我的粗布衣裳虽不及罗裙飘逸,但指尖抚过带露莲蓬的触感,与千年前诗人所感竟无二致。最喜那支并蒂莲,恰如李清照所言"莲子已成荷叶老",青碧的莲房已微微鼓起。
采莲小记:
- 得粉荷三朵,白荷两枝
- 未开菡萏五支
- 新鲜莲蓬十二个
三、午后制茶
将采回的莲芯与昨日焙好的绿茶同贮,效法《本草纲目》古法制作莲心茶。铜壶煮水时,窗外忽然落起太阳雨,雨丝穿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石板上敲出《采莲赋》的韵律。想起杜公"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今日鲜荷满室,倒是另番风味。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莲》
四、暮色沉思
傍晚整理书案,发现去年夹在《楚辞》中的干莲瓣。这些承载着古诗意蕴的精灵,从《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到《西洲曲》"低头弄莲子",始终摇曳在文人的笔墨间。今日亲历采莲之趣,方知古人词句之妙,皆源于对生活最本真的凝视。
月光漫过窗棂时,新插的荷花在瓷瓶中舒展,恍惚间似见采莲女"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绰约身影。这寻常的夏日一日,因着古诗的映照,竟有了穿越时空的诗意。
)《采莲曲》古诗词
《采莲曲》古诗词 采莲曲① 若耶溪②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④,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⑤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⑥空断肠。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采叶荷莲莲古诗
采叶荷莲莲古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两汉汉乐府的《江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
采莲古诗全文合集
古诗《采莲曲》 一个小姑娘, 住在水池塘。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谜底:荷花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光谷九峰第一小学 作者: •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诗家天子”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 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作品有 《王昌龄集》。...
诗经采莲古诗原文合集
采莲曲古诗原文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 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 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 翠本...
《江南可采莲》古诗合集
《江南可采莲》古诗 《江南》 [两汉]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解析: 江南到了采莲的时节,荷叶层层叠叠。躲在荷叶下面的,是欢快玩耍的鱼儿。它 们穿梭于东西南北之间,自由自在。这是一首采莲歌,诗歌描写了人们采莲时的 光景和采莲人欢乐...
荷叶采莲莲的诗合集
采叶荷莲莲古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 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两汉汉乐府的《江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 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 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
《采莲》古诗
《采莲》古诗 采莲 [作者]陆游[朝代] 宋 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采莲 [作者]端淑卿[朝代] 明 风日正晴明,荷花蔽洲渚。不见采莲人,只闻花下语。采莲 [作者]陈元晋[朝代] 宋 春山懒妇忻书眠,门前女伴邀采莲。含嚬行过寒烟浦,瞥上兰舟悄无语。寻花不见花...
关于采莲的古诗
关于采莲的古诗 江南 汉乐府〔两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 王昌龄王昌龄〔唐代〕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池上二绝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