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集伴我度秋日
十月二十三日 晴
清晨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书桌上,那本厚重的《古诗词集》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的烫金字迹在光线下闪烁着温润光泽。这是我祖父留下的遗物,纸张已泛黄发脆,每次翻阅都必须极尽小心。今日恰逢霜降节气,忽然想起集子中杜牧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便郑重地请出这本陪伴我多年的古诗词集。
与古人对话的午后
午后泡一壶菊花茶,坐在庭院的老槐树下开始品读。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与此刻庭院景致奇妙重合。秋风拂过,几片梧桐叶飘落书页间,恰似天然的书签。这本古诗词集不同于现代印刷的版本,页眉处有祖父用蝇头小楷写的批注——在苏轼《赠刘景文》"最是橙黄橘绿时"旁侧,他写着"癸亥年秋,与婉君共食新橘"。墨迹虽淡,却让冰冷的印刷文字突然有了温度。
继续翻阅时,一片干枯的枫叶从书页中滑落。记得是去年此时夹进去的,当时正在读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如今枫叶的脉络仍清晰可辨,如同这些诗词历经千年却愈显隽永。古诗词集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成为个人记忆的容器。我在书页空白处写下今日感悟:"古人见秋而悲,吾独爱秋之澄明。天地疏朗,心亦随之开阔。"
黄昏时分的领悟
夕阳西斜时,读到了白居易的《秋雨夜眠》:"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忽然对"安闲"二字有了新的理解。现代人总是奔波忙碌,却忘了秋日本该是沉静内省的季节。合上古诗词集,决定明日要去郊外登山,亲身体验"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的秋日清朗。
这本古诗词集最珍贵之处,在于它跨越时空将不同时代的秋日联结。祖父在1923年重阳节留下的墨迹,杜甫在千年前写下的秋思,与我在2023年霜降日的阅读体验,竟透过薄薄纸页产生奇妙共振。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让我们在喧嚣时代依然能听见古人跨越千年的低吟浅唱,在四季轮回中找到永恒的精神坐标。
夜幕降临,将古诗词集收回檀木书匣时,特意在扉页添了一句:"壬寅霜降,读此集如与先祖父共赏秋光。"希望未来某个秋天,我的后人翻开这本古诗词集时,也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秋日情思。
好书伴我度暑假活动方案合集
2015关于好书伴我度暑假征文 2015 关于好书伴我度暑假征文 2015 关于好书伴我度暑假征文 【篇一】 早早的听说了这本书的大名,再加之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马克 吐温先生,便更增添了我的阅读兴趣。翻开带有缕缕书香的《汤姆•索 亚历险记》,我立刻就成了这本书的俘虏,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 真,活泼又顽皮的美国少年,...
作文《秋天的故事多》审题框架误区写作思路指导素材范文
秋天常常引发人们的多种情感,包括感慨、怀旧、乐观等。在写作中要真实地表达这些情感,并通过故事来传达。二、结构建议 1. 引言:简短引入主题,可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来引发读者的兴趣。2. 主体部分:分几个小标题或段落,每个部分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故事。例如:“秋天的丰收故事”、“秋日的离别情怀”、“秋天...
8.2《登高》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生活联结:展示一幅描绘秋日登高望远的山水画,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某个时刻,站在高处,远眺四周,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这样的体验与杜甫在《登高》中的情感有何相似之处?"旧知唤醒:快速问答,回顾上节课学过的诗歌鉴赏方法,如:"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意象来理解诗歌的情感?"目标明示:PPT上用彩色...
中考满分作文300字精编
从古诗中,我又得到了教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以生命书写了这一英雄史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一首《示儿》将爱国情诠释的淋漓尽致;“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以一介文人之躯,得以捍卫祖国万里江山!对,是国,是爱国,是爱我中国。...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锦集6篇
我所执教的是我校国学校本教材三年级《千字文》中的第13课《渠荷的历》。这一课仅有32个字,却包含四季景象。这一课中写到了春天的草木,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枇杷树等。除了要了解文中描写的几种景物外,课后还安排了“莽”字的演变过程,《焦尾琴》的故事,古诗欣赏,以及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因...
开展重阳节活动总结
我校各中队开展以“念亲恩、抒亲情”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课,向学生系统讲述古今中外的敬老故事,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三、背诵一段《弟子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背诵《弟子规》有关“孝”的句子,并利用课外活动,让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