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雨朦胧访西湖
清晨推开木窗时,薄雾正缠绕着保俶塔尖。想起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句子,却见此刻的西湖宛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的景致。撑开油纸伞沿白堤行走,柳枝蘸着雨水在青石板上写诗,恍惚看见白居易牵着马匹踏过这"绿杨阴里白沙堤"。
1. 断桥残雪觅诗踪
在断桥边驻足良久,石栏上《白蛇传》的浮雕被雨水洗得发亮。忽然记起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的绝句,此刻虽非盛夏,但荷塘里早有嫩叶擎着水珠,恰似他笔下"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灵韵。几位老者坐在亭中吹奏南管,箫声混着雨滴落湖的声响,竟与姜夔《暗香》词牌格外相契。
二、古籍中的倒影
午后在西泠印社翻看《西湖梦寻》,泛黄书页里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梅花竟与窗外孤山景致重叠。茶盏中龙井茶叶舒展时,突然明白陆羽《茶经》为何说"山水上,江水中"——虎跑泉的水泡开新茶,确比平日多了三分清甜。
2. 雷峰夕照读诗时
待到云开见日,雷峰塔的金顶忽然刺破暮色。翻出徐渭《雷峰夕照》诗稿对照,发现今人看到的已是重建的塔身,但"塔影初收日色昏"的意境丝毫未改。坐在阮公墩的石凳上,远处画舫亮起灯笼,仿佛厉鹗《泛舟西湖夜半始归》中"烛光星影共徘徊"的场景复现。
三、夜泊诗意最浓处
入夜后租了艘小舟漂向湖心,船娘吴侬软语唱着《莫愁乐》。仰望三潭印月,三十三个月亮在波纹里摇晃,方知古人"烟笼寒水月笼沙"并非夸张。手机里播放着《春江花月夜》古琴曲,突然发现张若虚描写的原是这般"江畔何人初见月"的悸动。
归途经过楼外楼,窗棂上挂着"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楹联。啜饮莼菜羹时忽然顿悟:西湖原是座活着的诗词博物馆,每个涟漪都押着平水韵,每缕荷香都带着唐宋气息。这汪湖水,早将千年的平仄酿成了醉人的酒。
古诗西湖游记二则翻译赏析
古诗西湖游记二则翻译赏析 《西湖游记二则》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其古诗全文如下:原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
古诗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赏析
古诗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赏析 文言文《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uì)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