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秋思中的落叶与乡愁

古诗秋思中的落叶与乡愁

秋日独白

清晨推开窗,一片枯黄的梧桐叶飘落案头,忽然想起张籍那首《古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指尖摩挲着叶脉清晰的纹路,恍若触摸到千年前诗人颤抖的笔尖。

落叶的隐喻

这枚蜷曲的落叶多像一封未寄出的家书。叶缘的锯齿是思念的刻度,褐斑是泪痕的沉淀。古人总将秋叶与离愁勾连——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的苍茫,王实甫“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凄艳,都在此刻涌上心头。窗外银杏纷扬如金箔雨,却比不过《古诗秋思》里“复恐匆匆说不尽”的墨渍沉重。

时空折叠处

午后在旧书摊淘得泛黄的《唐诗笺注》,恰翻至《古诗秋思》注释页。编者说张籍写作此诗时正值科举落第,秋风成了失意文人的共情符号。忽然手机震动,母亲发来后院柿子树照片,红灯笼般的果实压弯枝桠。现代通讯瞬间消弭了时空距离,但电子屏幕上那句“记得穿秋裤”的唠叨,与“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忐忑何其相似。

黄昏的仪式

傍晚特意找出蒙尘的砚台,学着古人研墨铺纸。当毛笔尖触及宣纸的刹那,突然理解为何《古诗秋思》要强调“意万重”——墨汁在纤维间晕开的轨迹,恰似思绪在时空中蜿蜒。写废的纸团堆积如丘,最终只落下“天凉加衣”四字。原来最浓烈的思念,往往化作最朴素的叮咛。

夜读时发现《古诗秋思》在明代被收入《千家诗》启蒙读本。或许正是这种“欲说还休”的含蓄,让秋思成为中国人永恒的情感密码。此刻风摇窗棂,恍若听见千年来无数游子的叹息,在落叶的窸窣声中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