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菊:秋窗下的墨色与金黄
十月廿三·晴
晨起推窗,忽见院角那丛菊花已绽开三四朵,金黄的花瓣上凝着夜露,在朝阳下竟像极了古画里用矿物颜料点染的色泽。想起昨夜翻看的《芥子园画谱》,其中「古诗画菊」一页题着李商隐那句「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此刻倒与眼前景致重叠起来。
墨痕与花影
午后取来祖父的狼毫笔,试着在宣纸上摹写菊花姿态。笔锋刚触及纸面,那些记忆里的古诗便涌上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疏淡,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凌厉,在腕底化作或浓或淡的墨痕。画到第三朵时,发现花瓣总显得呆板,才悟到古人所谓「写生」原是先要「读透」花魂。
「瓣垂清露重,
枝曳晚风斜。
莫道秋光淡,
此中有岁华。」
古意今情
傍晚带着画稿去拜访邻家周老先生。他捧着我的拙作细看半晌,忽然指着画边空白处说:「此处该题句古诗。」说着便吟诵起陆游的「菊似古人人似菊,虽言零落傲霜存」。我们聊起历代画菊名作,从恽寿平的没骨法到八大山人的简笔,窗外的菊花随着月色渐渐朦胧,竟分不清是我们在品画,还是成了画中人。
临别时周老赠我半刀澄心堂纸,说是最适合画菊。回家的路上,秋风裹着菊香钻进袖口,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菊与「骨气」相连——这看似娇柔的花朵,实则把整个秋天的重量都扛在了纤细的茎秆上。
夜已深,重读《红楼梦》中黛玉咏菊诗:「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忽觉今日种种,不过是千年菊文化长河里的一粒微尘。但若能以笔墨留住此刻心境,或许也算不负这「古诗画菊」的秋光了。
)画菊-古诗-赏析
画菊-古诗-赏析 画菊-古诗-赏析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翻译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她单独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存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
画菊古诗原文及翻译合集
《画菊》古诗_作者郑思肖_古诗画菊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画菊》译文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 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画菊》赏析...
《画菊》的古诗拼音合集
菊花拼音版古诗 古诗《菊花》注音: qiū cóng rào shè sì táo jiā,biàn rào lí biān rì jiàn xiá。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bú shì huā zhōng piān ài jú,cǐ huā kāi jìn gèng wú hu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古诗画菊拼音版 古诗画菊拼音版 huà jú ...
《画菊》的古诗
《画菊》的古诗《画菊》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⑴不第:科举落第。⑵...
题画菊古诗
题画菊古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
题画菊古诗
《题画菊》是宋末诗人、画家郑思肖的咏菊诗。全诗通过对于菊花品格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出处 全宋诗卷三六二八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
画菊的一首古诗合集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菊花的古诗 10 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菊花的古诗 10 首 第一首 寒菊 / 画菊 郑思肖 〔宋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第二首 菊花 元稹 〔唐代〕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
题画菊古诗
题画菊古诗题画菊 【宋】郑思肖 huā kāi bù bìng bǎi huā cóng dú lì shū lí qù wèi qióng 花 开不 并百花丛 ,独立 疏 篱趣未 穷。 níng kě zhī tóu bào xiāng sǐ hé céng chuī luò běi fēng zhōng 宁 可枝头 抱香死,何曾吹 落北 风中。 译文: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