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琵琶行日记

古诗琵琶行日记

浔阳江畔的千年回响

十月深秋,我终于来到九江的浔阳江头。站在现代建设的跨江大桥上,望着滔滔江水,耳边仿佛响起了千年前那曲催人泪下的琵琶声。"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的诗句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让我不禁想象那个秋夜的情景。

江月依旧照古今

入夜后,我特意乘船夜游长江。江风拂面,明月当空,与诗中"惟见江心秋月白"的景象何其相似。游船上的现代灯光虽与古时不同,但江月依旧那般皎洁。我闭上眼睛,试图穿越时空,感受那个夜晚的悲欢离合。琵琶声虽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但人类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琵琶声中。

听着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我想起了诗中琵琶女的故事。她"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曾经风光无限,最终却"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这种人生起伏,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写照?我们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时而得意,时而失意。

琵琶声中的永恒共鸣

下船后,我在江边的茶馆里写下这些文字。窗外是现代城市的霓虹闪烁,窗内是捧着热茶沉思的旅人。琵琶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超越了时代局限,触动了每个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不仅是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共鸣,也是穿越千年与我们的对话。

也许明天我就要离开九江,但今夜与古诗琵琶行的这场邂逅,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正如诗中所说"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这趟寻诗之旅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让我们在浮躁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方宁静的精神家园。

回酒店的路上,我不断回味着诗中的名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千年前的泪水,至今仍在打动人心。这就是伟大文学的力量,它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人类共同的情感与命运。古诗琵琶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照见古今,照见你我。

第9课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 日记合集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 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 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主题概括 《暮江吟》通过描写 夕阳西沉 、 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

古诗文背诵考点及理解题型训练

比如《琵琶行》“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幽咽”,别写成“幽燕”——“幽咽”是形容声音低沉、断续,像泉水在冰下艰难流动的声音;比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的“罔”(迷惑),别写成“惘”(惆怅)——“罔”是逻辑上的混乱,“惘”是情绪上的失意,根本不是一回事。应对方法:把易错字抄在便利贴上,...

琵琶行读后感 日记

琵琶行读后感 日记 篇1 琵琶行读后感 日记 夜深人静,窗外秋风瑟瑟,我独坐书斋,翻开《琵琶行》,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曲断肠的琵琶声。浔阳江头,月色如水。诗魔白居易谪居江州,偶遇琵琶女,一曲琵琶,道尽人生沉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千古绝唱,道出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声。琵琶女的身世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