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江晓景日记:晨光中的诗意画卷
2023年4月5日 晴
清晨五点,我循着苏轼《惠崇春江晓景》的意境来到江畔。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景致虽未得见,但春江水暖的意境却在这仲春时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江畔的晨光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江面笼罩着薄纱般的雾气。远处渔船的灯火像散落的星辰,与《春江晓景》中"蒌蒿满地芦芽短"的野趣遥相呼应。我坐在青石板上,看晨雾中若隐若现的鸭群,突然明白诗人为何要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流动的诗意
随着太阳升高,江面泛起粼粼金光。岸边的芦苇新抽的嫩芽挂着露珠,让我想起去年在博物馆见到的《春江晓景》古画真迹。此刻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艺术在此刻奇妙交融——真实的蒌蒿散发着清香,几只早起的白鹭正模仿画中姿态单足立于浅滩。
市井里的诗情
转过江湾,早市已热闹起来。卖河鲜的摊主正吆喝"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诗突然有了烟火气的注解。我买了个艾草团子,坐在柳树下细品,忽然发现对岸的桃花虽未全开,但已有三两枝探出竹丛,恰似苏轼笔下的意境。
归途的感悟
返程时阳光已铺满江面。这趟寻访古诗《春江晓景》的晨游让我明白,经典之所以永恒,正因其捕捉了千年不变的春天密码。现代都市的钢筋森林里,我们依然能在某个清晨,与古人看见同样的春江水暖,感受同样的生命悸动。
(完)
《春江晓景》的古诗合集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词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 前...
春江晓景的古诗
春江晓景古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晓景的古诗
春江晓景的古诗 春江晓景的古诗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
春江晓景古诗合集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 要抒发的思想感情; 2.诵读古诗,并会默写。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 竹林 • 桃花 • 春江 • 鸭子 • 蒌蒿 • 芦芽 • 河豚 三两枝 水暖 鸭先知 满地 短 欲上...
《春江晓景》的古诗读合集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篇 1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 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 烹调河豚时,用蒌蒿...
惠崇春江晓景古诗合集
“春江晓景”图有两幅,一幅是《鸭戏 图》,一幅是《飞雁图》。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 春江 蒌蒿 正是 桃花 水暖 满地 河豚 三两 枝, 鸭 先知。 芦芽 短, 欲上 时。 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
春江晓景的古诗宋苏轼合集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春江晓景》古诗赏析 篇 1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 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