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散文日记:春夜听雨忆江南

壬寅年三月初五·微雨

夜半忽闻檐角叮咚,推窗见细雨如丝,恍若杜工部笔下「随风潜入夜」之景。案头《唐宋诗选》被风翻至乐天《琵琶行》篇,墨香混着青苔气息,竟勾起十年未归的江南记忆。

一、雨打芭蕉

记得老宅天井有芭蕉三株,祖母总在叶下置陶瓮接雨。幼时不解其意,今读东坡「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方悟,这原是古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雅趣。雨珠在蕉叶上弹跳的模样,恰似李易安词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弦音。

二、茶烟轻扬

取出陈年碧螺春,学《浮生六记》里芸娘用雨水烹茶。瓷盏中舒展的叶片,令我想起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讲究。茶烟氤氲间,仿佛看见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钓叟身影。

三、墨痕犹湿

翻检旧箱得少年习字帖,宣纸上「春水碧于天」的墨迹已晕染。这范成大的词句,当年临摹百遍未得其韵,今夜却因雨声忽然通透。柳河东「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或许正需这般湿润的夜才能参透。

雨歇时东方既白,合上书卷忽见扉页题着放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穿越八百年的雨声,终是淋湿了每个中国文人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