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下曲其三的边塞日记
某年某月某日 风沙蔽日
今日重读卢纶的《塞下曲其三》,心中澎湃难以平复。“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短短二十字,竟将边塞的苍茫、战争的紧张与将士的英勇勾勒得如此淋漓尽致。我闭上眼,仿佛能听见北风的呼啸,看见那在黑暗中悄然逃遁的单于,以及那些在漫天大雪中依然紧握弓刀,准备追击的英勇轻骑。
诗中的“月黑”二字,不仅描写了天色,更渲染了一种紧张、隐秘的氛围。没有月光的夜晚,一切都隐藏在黑暗中,正是敌人行动的好时机。而“雁飞高”则暗示了连大雁都感受到了地面的杀机,纷纷高飞避祸。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实在高明。
某年某月某日 追思古意
“单于夜遁逃”,一个“遁”字,写出了敌人的狼狈与狡猾。他们趁着夜色掩护,试图悄无声息地逃离。但这并没有瞒过我方将士敏锐的洞察。“欲将轻骑逐”,一个“欲”字,充满了动感与决心,表现了将士们临敌时的果敢与无畏。他们毫不犹豫,立即准备派出精锐的轻骑兵进行追击。
最震撼我的莫过于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这真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冲击力的结尾。想象一下,在凛冽的寒风中,大雪纷飞,瞬间覆盖了将士们手中的武器。弓和刀,本是杀伐之器,却被洁白的雪温柔地覆盖,形成了一种极其强烈的对比: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壮美,战士的热血与冰雪的寒冷。这“满”字,既写出了雪之大、天之寒,更衬托出将士们坚守岗位、不畏艰苦的英勇精神。追击的命令或许已经下达,或许正在传递,而这一刻的静止画面,却充满了无限的张力和崇高的美感。
某年某月某日 心中的边塞
卢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并未亲身经历太多边塞战事,但他却能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捕捉到边塞生活的精髓。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血腥的厮杀场面,而是选取了战前的一个瞬间,通过环境烘托和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的严峻和将士们的忠诚与勇敢。
每读此诗,我仿佛都进行了一次时空穿梭,置身于那片辽阔而荒凉的边塞之地。我能感受到脚下的冰雪,听到战马的嘶鸣,看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们,为了家国安宁,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奉献着一切。他们的功绩,或许不会被史书详细记载,但他们的精神,却通过这样不朽的诗篇,得以永存。
这首诗的魅力,就在于它超越了时空,让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为之动容。它是对英雄的礼赞,也是对和平的渴望。合上书卷,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一片安宁祥和。而这份祥和,正是由古往今来无数将士的坚守所换来的。感恩,敬仰。
边塞诗——《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三》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塞下曲其三》的原文及作者简介。《塞下曲其三》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其三》注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
边塞诗: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统帅。遁:逃走。...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 ...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 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王之涣)》 小翰林便签 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 1 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 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
塞下曲五中展现的边塞战斗场景
塞下曲五中展现的边塞战斗场景 塞下曲 作者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主题概括:《塞下曲》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诗的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月黑雁飞高”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又烘托...
王昌龄《塞下曲》这首诗属于()A.山水田园诗B.思念家乡,怀念亲人C.边...
王昌龄《塞下曲》这首诗属于()A.山水田园诗 B.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C.边塞诗 D.怀古诗 答案:答:C 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及译文:作者: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
...A.山水田园诗 B.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C.边塞诗 D.怀古诗
王昌龄《塞下曲》这首诗属于{ } A.山水田园诗 B.思念家乡,怀念亲人 C.边塞诗 D.怀古诗 答案:选C 王昌龄是一个边塞诗的能手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诗歌流派分类。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塞下曲》是其描写戍边将士生活的典型边塞题材作品,故C选项正确。错误选项分析:A.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边塞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边塞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边塞诗——《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原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月黑雁飞高》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作者简介...
塞下曲边塞诗特点归纳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它以边疆地区的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展现了边疆战争、戍边生活等丰富内容。塞下曲作为边塞诗中的一种,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一、豪迈壮阔的意境描绘 塞下曲常常描绘出塞外壮阔的自然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画面在边塞诗中屡见不鲜。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边塞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