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含木:一株老槐的四季日记

春分·新芽

晨起推窗,院角那株百年老槐的枝桠上已缀满嫩绿。忽忆起韦应物"绿槐高柳咽新蝉"之句,青石板缝里钻出的蕨类与槐树根须纠缠,恍若古诗含木的意象穿透时光而来。

树皮皲裂处渗出琥珀色树脂,孩童时总爱用小刀刮取,如今指尖抚过沟壑,竟触到《诗经》里"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的韵律。午后细雨,看水珠从叶尖坠入陶瓮,叮咚声里藏着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变奏。

夏至·浓荫

槐花如雪落满石阶时,整条巷子都浸在蜜香里。邻居老张在树下支起棋盘,楚河汉界间总飘着几句"绿槐影里黄莺语"。这让我想起苏轼"槐花黄,举子忙"的典故,现代人虽不赶考,却在树荫下用手机写着另一种诗行。

某夜暴雨,闪电照亮树干上深刻的"卍"字形纹路——那是三十年前雷击留下的疤痕。此刻方懂王安石"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况味,老槐以伤痕为墨,在天地间书写着沉默的古诗含木。

秋分·金笺

晨扫庭院,发现最早变黄的槐叶恰似一枚枚金箔书签。拾起一片对着朝阳,叶脉的纹路竟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飞白暗合。风过时簌簌声如翻动竹简,让人想起陆游"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闲适。

西墙根堆积的落叶已有尺余,小孙女用树枝在上面描画,歪斜的"木"字旁让我恍见《说文解字》里"木,冒也,冒地而生"的注解。这株老槐,原是立体的《尔雅》注疏。

冬至·铁骨

大雪压枝的清晨,老槐成了张岱笔下"雾凇沆砀"的标本。光秃枝干在粉墙上投下遒劲的剪影,宛如八大山人的枯笔。树洞中偶有麻雀扑翅,倒应了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平仄。

给树干捆草绳时,发现裂缝里藏着半截红绳——或是去岁端午所系。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在"古诗含木"中寄托情思:当所有语言都随年轮沉入木质部,唯有草木记得时光的平仄。

岁末贴新联时,特意选了"槐庭日暖留春住"的句子。墨汁渗入宣纸的纹理,与老槐树皮的沟壑渐渐重合。这株会呼吸的活化石,教会我用四季为砚,以光阴为墨,在寻常日子里研磨出古诗含木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