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初中

古诗初中日记:春日寻诗记

晨起遇诗

清晨推开古诗初中的课本,墨香混着窗外桃花的味道飘进来。老师曾说“诗者,志之所之也”,此刻斑驳的阳光在《春晓》的铅字上跳跃,仿佛孟浩然正隔着千年向我招手。

课堂拾趣

第三节课的飞花令环节,小芳用“夜来风雨声”接龙时,窗外突然掠过几只麻雀。王老师笑着指向窗外:“这便是古诗初中教学要义——让文字活在当下。”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的《唐诗三百首》上,像极了诗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意境。

午间觅韵

食堂排队时发现墙上的节气海报,惊觉今日恰是谷雨。突然想起上周古诗初中拓展课讲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此刻捧着餐盘看檐角滴水,竟品出了杜牧笔下的惆怅。邻座同学抱怨青菜太老,我脱口而出“夜雨剪春韭”,引得众人哄笑。

暮归成诗

放学时值日擦黑板,湿抹布划过“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板书,水痕蜿蜒如草书。忽然懂得古诗初中老师强调的“诗画同源”——粉笔灰混着水渍在夕阳下,分明就是一幅活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回家路上特意绕道河堤,柳枝拂面时,终于写下人生第一首七绝:“古诗初中三月天,寻章摘句柳如烟。忽闻亭畔莺啼脆,散入春风满纸笺。”

后记:原以为古诗初中只是必背考点,今日方知这些文字是能呼吸的。当千年诗句与青春相遇,课本里的铅字都变成了会跳舞的精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