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三峡游记:朝发白帝彩云间

2023年10月5日 晴

清晨五时,薄雾如纱,我站在白帝城古老的石阶上,望着脚下奔腾的长江,忽然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句子。这座被古诗三峡反复吟咏的城池,此刻正披着淡金色的晨光,城墙上斑驳的苔痕仿佛刻满了千年诗行。

瞿塘峡的惊心动魄

游轮驶入瞿塘峡时,两岸绝壁陡然收紧,江水顿时变得湍急。导游指着右侧高耸入云的赤甲山说:"这就是杜甫笔下'赤甲白盐俱刺天'的奇景。"崖壁上隐约可见古栈道的凿痕,让我想起当年诗人逆流而上时,该是何等惊心动魄。手机镜头完全拍不出这种压迫感,只能将刘禹锡《竹枝词》中"瞿塘嘈嘈十二滩"的描写反复咀嚼。

巫峡的云雨传说

午后行至巫峡,果然见到元稹诗中"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云雾奇观。十二峰在流动的云海里时隐时现,神女峰的石柱像披着纱裙的仙子。船过神女溪时,当地老人用方言讲述着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传说,竟与宋玉《高唐赋》的记载分毫不差。这一刻突然理解为何古诗三峡总与爱情神话纠缠不休——这般仙境,本就该滋生浪漫想象。

西陵峡的落日余晖

黄昏时分进入西陵峡,橙红的落日为江面铺开十里碎金。欧阳修《醉翁亭记》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意境在此处得到完美诠释。现代航标灯与古栈道铁索在暮色中形成奇妙的时空交错,远处传来货轮悠长的汽笛,却意外地没有破坏古诗三峡的韵味,反添几分"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苍凉。

归程随想

当游轮驶出南津关,我捧着被江风翻烂的《三峡古诗选》,突然意识到这些诗句从来不是夸张的文学修辞。从郦道元"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客观记录,到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主观抒发,古诗三峡的每个字都在今日得到印证。或许正是这种穿越千年的真实,让文人墨客前赴后继地为之倾倒。现代工程改变了江流速度,却未改变两岸的魂灵,只要峭壁仍在,古诗三峡就永远活着。

...古诗文梳理——文言文阅读 写景游记类 第12篇 三峡

• 材料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注释:①提:同“揖”,拱手行礼。②得泉之泓 澄渟溜者焉:发现一股泉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