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美散文摘抄之雨日闲思日记
一个雨天的静谧时光
窗外,雨丝如织,轻轻敲打着玻璃,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我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贴满了初中时期摘抄的优美散文片段。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雨天的氛围总是让人思绪万千,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允许我去回味那些曾经触动心灵的句子。
摘抄的片段与当下的共鸣
记得初中时,语文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多读多写,尤其是摘抄那些优美的散文。她说,这些文字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情感的载体。今天,我重新读到了朱自清《背影》中的那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短短几句话,却蕴含了父爱的深沉与无奈。雨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蹒跚的背影,在月台上艰难地攀爬,那份默默的爱,如雨丝般细腻而持久。
另一段摘抄来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这些文字勾勒出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雨滴顺着屋檐滑落,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雨中奔跑、追逐蝴蝶的日子,无忧无虑,充满好奇。
雨中的思绪与自我反思
雨继续下着,我的思绪也越飘越远。摘抄这些散文的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优美的词句,更学会了如何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初中时,我总是急于模仿那些大家的风格,希望自己的作文也能一样出彩。但现在看来,真正的优美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情感的真挚。就像这雨,它不需要任何修饰,却能滋润万物,触动人心。
回过头来,我意识到摘抄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修行。它让我在浮躁的学业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让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雨声淅沥,我合上笔记本,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那些伟大的作家,用他们的文字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感激这段摘抄的时光,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
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中透出,洒在窗台上。我决定继续这份摘抄的习惯,不仅是为了提升写作,更是为了守护那份对美好文字的热爱。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次翻开这本日记,我会发现,这些初中优美散文摘抄不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永恒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