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冬至暖意:妈妈包的韭菜饺子,一口咬出家的味道

2023年12月22日 冬至

窗外的北风裹着细雪拍打玻璃,厨房蒸腾的热气却在窗上晕开朵朵白花。母亲系着蓝布围裙的背影在雾气里忽隐忽现,案板上传来笃笃笃的擀面杖声,像冬日里特有的节拍器。

翡翠色的秘密

韭菜是昨天从王婶家大棚新割的,还带着晨露的清气。母亲将碧绿的菜叶码成小山,菜刀起落间,翡翠碎末混着香油在瓷盆里泛起光。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爱偷捏生馅儿,被父亲笑称"馋猫",如今指尖残留的韭菜香竟成了穿越二十年的时光隧道。

三肥七瘦的前腿肉要手工剁成茸,这是姥姥传下来的规矩。母亲手腕发力时,木砧板发出沉闷的咚咚响,肉末渐渐变成粉色的云絮。她总说机器绞的肉没灵魂,就像速冻饺子永远缺了那口"活气儿"。

月牙里的温度

看着母亲拇指与食指轻巧地捏合饺子边,每个褶子都像精心排布的音符。我学着她的手法尝试,却总包出胖乎乎的"小耗子"。面粉沾在鼻尖的触感,让我想起初中放学回家,总能在门廊就闻到飘来的饺子香,那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安心的味道探测器。

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蟹眼泡,白胖的饺子像一群跳水运动员,沉下去又浮起来。母亲用木铲轻轻推着锅底,氤氲的蒸汽模糊了她的银发。忽然发现她擀的面皮比从前厚了半分——人老了,眼睛终究是有些花的。

咬开的年轮

蘸着蒜泥醋咬破薄皮的刹那,滚烫的汁水在口腔迸开,韭菜的鲜甜裹着肉香席卷味蕾。母亲忙着往我碗里添饺子,自己碗里的却早已凉透。这种温度差从我七岁持续到二十七岁,或许还会继续下去。

收拾碗筷时,发现冰箱冷冻格里整整齐齐码着三盒生饺子。"明天你回城里带上",母亲说着往盒子里又塞了包冻好的蒜泥。玻璃窗上的霜花融化成细流,我想,所谓亲情大概就是这样的存在——明明自己也在老去,却永远记得给你包最厚的皮,留最热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