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写桃花古诗的春日随笔

写桃花古诗的春日随笔

三月廿四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远处山坳漫起一片绯云,方知又到桃花盛时。遂携诗卷笔墨,信步往城东桃林而去。此行非为赏玩,实欲在灼灼其华间寻得几分诗思,效古人写桃花古诗之雅趣。

桃林寻句

穿过青石巷,未近林边先闻暗香浮动。但见千株桃树叠锦堆霞,花瓣如绯雪铺满小径。择一树老桃倚坐,翻开通旧诗卷,摩诘居士"桃红复含宿雨"之句倏然跃入眼帘。古人写桃花古诗,总爱将雨露烟霞与花姿相映,此刻朝阳初升,露珠在瓣尖滚转晶莹,倒似替王维的诗作了注脚。

取出青竹笔管,试图描摹眼前景致,却总觉词句贫瘠。忽忆起李青莲"桃花流水杳然去"之逸趣,抬眼望见溪畔落英逐水而逝,恍然悟得诗家语不在工巧而在真趣。遂在笺上题下"春溪漱玉载红去"七字,虽不及古人万分之一,却自得野趣。

花下遇叟

正沉吟时,忽闻身后笑语:"后生亦来寻诗耶?"回首见一白发老叟执杖而立,襟前沾着几瓣桃花。老人自称守林四十载,每岁见文人墨客来此写桃花古诗。他引我至一株殊异桃树前,但见枝干虬曲如龙,花开双色——半绛半白,恰似阴阳太极。

"此树最催诗思。"老人笑指树下石碣,竟刻满历代诗家题咏。从唐人狂草到清人小楷,皆在斑驳石面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般的咏叹。最妙是某无名氏题刻:"千年词客争描摹,不及春风第一笔",真道尽写桃花古诗者永难超越造化天工的慨叹。

诗心渐明

日影西斜时,我已积得十数残句。整理时发觉,晨时所作多刻意摹古,反不如午后在老桃树下所得"淡红深白自参差,何必人工设色之"二句自然。方知写桃花古诗非仅雕琢字句,更须以桃花为镜,照见本心。

归途拾得完整落英一瓣,夹入诗稿为记。想明年此日再展,或许又能添得新句。桃花年年依旧,诗心岁岁常新,这大抵就是千载诗人永续不绝写桃花古诗的真谛——非为留住春光,而是借繁花印证生命此刻的悸动。

暮色染窗时,终成五言一首:"寻诗东城外,桃云烧晓天。露凝唐句冷,香沁宋词妍。老树识今古,落花记岁年。归来笺上看,春满十三行。"虽稚拙,总算不负桃林一日徜徉。

描写桃花优美散文随笔

描写桃花的优美散文随笔 雨下桃花的美,是多么的自然,桃花打开了花苞,花苞竟然闪出珍珠般的亮蕊。下面是美文閲读为你带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篇一:桃花入命 只为寻得你一丝气息,我翻遍十万大山,淌过千条河流。只为与你倾心一恋,我为你滞留红尘舞尽所有的深情,只想你许我一世的执着,许我一生做你心尖上的女子。——-题记 那世,你青衫布衣,...

我心中的桃花源随笔作文合集

我心中桃花源作文:梦游桃花源 我心中桃花源作文:梦游桃花源 在当今繁忙的社会里,人们通常都会感到疲惫匮乏,不少人心里 总会蕴藏着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下面就一起来欣赏董繁同学写的这篇 《梦游桃花源》吧! 东晋太元年间。 我是个渔人,却在无意间窥探到了一个仙境。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的。 那天久劳不获,心下烦躁...

家园深处有桃花随笔散文

家园深处有桃花随笔散文 我爱桃花,爱它天真无邪的浪漫,也爱它轻灵飘逸的风华。桃花,是开在心灵深处的情结,也是浅吟低唱的古韵。每天在长丰园里漫步,闲看花开花谢,欣赏游鱼飞鸟,体验与自然合一的快乐。本性爱菊,爱菊的淡雅脱俗。又喜欢梅花,欣赏梅的骨子里的冷傲。也喜爱兰的清雅,今天早晨出门时的惊鸿一瞥...

我理想中的学校,读桃花源记随笔

我理想中的学校,也是这样的,学校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桃花,同学们开心的嬉闹着,老师也讲课非常的有趣,是个非常开心的大家庭。 陶渊明,那个才溢志高,偏生于末世的靖节先生,在亦仕亦耕中挣扎了十余载,终于抛却五斗米的束缚,躲进自己构建的“象牙塔”中,开始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归隐生活。他以为是脱俗,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