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写春节的日记300:爆竹声中的团圆年

写春节的日记300:爆竹声中的团圆年

腊月三十 星期三 晴

清晨六点,窗外零星的爆竹声像闹钟般将我叫醒。推开窗,冷风中已然飘散着淡淡的火药香——那是专属于春节的味道。母亲系着大红围裙在厨房忙碌,蒸汽从蒸笼缝隙钻出,带着年糕的甜香弥漫整个屋子。

贴春联的仪式

父亲搬来木梯,我负责刷浆糊。鲜红的对联上,外公手写的"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添百福"墨迹遒劲。妹妹在下面歪着头指挥:"左边高一点,再高一点!"粘着面粉的母亲从厨房探头提醒:"福字要倒着贴,福倒福到呀!"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旋转,流苏如朱砂般流淌。

团圆饭的温度

下午四点,八仙桌上已摆满十八道菜。清蒸鲈鱼昂首翘尾,寓意年年有余;冰糖肘子红亮剔透,象征红红火火。祖母最后端上鸡汤煨煮的饺子,硬币在瓷碗底闪着银光。"吃到钱币的人来年好运连连!"她笑着给每个人布菜。姑父果然第一个咬到硬币,假牙硌得他哎哟一声,满桌笑声几乎掀翻屋顶。

守岁时的传承

春晚开始前,祖父取出泛黄的相册。黑白照片里,曾祖母正在土灶前熬麦芽糖,那时的春联是用碗扣着写的。"那会儿啊,三十晚上要彻夜点长明灯..."祖父的声音渐渐低沉,窗外炸开的烟花恰好照亮他眼角的泪光。新旧的年俗在这一刻完成交接,就像电视里新年钟声与窗外爆竹声的完美合奏。

凌晨一点,我在枕下摸到父母给的红包。月光透过窗花洒进来,将剪纸的锦鲤图案映在天花板上,仿佛正在游动。三百字的日记终究装不下这浓稠的年味,但我知道,有些味道会穿过岁月,永远停留在舌尖与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