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兰花古诗

兰花古诗日记:幽香入梦的春日随笔

晨起遇兰

清晨推窗,忽见墙角那盆沉寂一冬的兰花竟抽出了新芽。青玉般的叶片间藏着两三点淡紫花苞,让我想起李白《兰花古诗》中"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的句子。这株"幽兰"是去年友人从深山里带来的,当时还笑说它其貌不扬,如今却成了书案前最灵动的诗行。

古人咏兰摘录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苏轼《题杨次公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郑板桥《题画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午后品兰

特意搬来藤椅与兰相对。阳光透过纱帘,在花瓣上筛出细碎的金斑。忽然明白为什么《兰花古诗》总将兰比作君子——它开得如此安静,香气却能让整个书房都浸在清冽的芬芳里。记得《琴操》记载孔子见幽兰独茂,叹道"兰当为王者香",此刻案头茶烟与兰香交织,竟比任何名贵熏香都更沁人心脾。

养兰小记

  • 植料:火山石混入腐叶土
  •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
  • 光照:每日散射光三小时

暮色画兰

傍晚铺开宣纸临摹《芥子园画谱》里的兰谱。毛笔蘸着淡墨,手腕悬空勾出兰叶的弧度,突然领悟郑思肖画兰"露根"的深意。这株现实中的兰花与《兰花古诗》里的意象渐渐重叠,仿佛看见屈原佩兰行吟,王羲之在兰亭曲水流觞。画完最后一笔,月光已爬上窗棂,给案头兰花披上银纱,恍惚听见李清照在吟诵"兰芷芬芳兮,今又重华"。

夜风拂过,兰花轻轻摇曳,像在回应千年来的诗篇。这小小植株承载的不仅是四季枯荣,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风雅基因。合上日记本时,决定明日要去寻本《离骚》,再读读那些香草美人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