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石榴花开得正艳,殷红如缀珠玑。想起昨夜读《全唐诗》时偶遇的六言绝句:"柳色青山映,梨花夕鸟藏。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这二十四个字竟在脑海中翻腾整夜,此刻与眼前景致莫名契合。
诗中的六艺
午后访图书馆,特寻《周礼》考据"六艺"之说。礼、乐、射、御、书、数六者,恰如古诗中的六言句式,藏着古人生活的韵律。陆游《夏日六言》更妙:"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每句六字,如珠落玉盘。
暮色沉思
黄昏时整理旧书箱,发现中学时抄录的六言诗笺。泛黄的纸页上,王维《田园乐》仍清晰可辨:"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忽然惊觉,这六字句式竟像极了现代的分镜脚本,每个意象都是独立镜头。
六的哲学
《易经》以六爻成卦,古代乐律分六吕六同,就连宫室建制也有"六寝六宫"之说。六这个数字在传统文化中,始终保持着中庸之道的平衡美。就像杜甫《绝句六首》中写的:"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每个六言单元都自成宇宙。
夜半执笔
此刻台灯下重读杨万里《六言诗》:"梅子留酸软齿,芭蕉分绿与窗。日长睡起无情,闲看儿童捉柳。"忽然明白为何古人偏爱六言——它比五言多一分从容,较七言少三分雕琢,恰似生活本真的模样。墨迹在宣纸上晕开时,仿佛看见千年前的诗人正与我隔空对酌。
这个与"六"结缘的日子,终将以六行文字作结:石榴燃夏火/古籍泛秋霜/六艺今犹在/诗心未敢忘/推窗纳山月/墨里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