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月圆人团圆——我的元宵日记
正月十五的温暖记忆
清晨推开窗,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鞭炮的烟火气。街道两旁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一串串熟透的柿子。母亲在厨房煮汤圆的咕嘟声传来,糯米香混着桂花馅的甜腻,让这个元宵节的早晨格外温馨。
老街灯会拾趣
傍晚时分,整条解放路已变成光的海洋。孩子们提着兔子灯追逐打闹,光影在他们稚嫩的脸庞上跳跃。我驻足在猜灯谜的摊位前,看红绸带上墨迹淋漓的谜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打一节日习俗"。身旁白发老者捋须而笑:"这不正是我们眼前的灯会么?"
团圆的滋味
八仙桌上的青瓷碗里,汤圆如珍珠般浮在糖水中。父亲说起他儿时用萝卜雕灯笼的往事,妹妹突然指着电视里的舞龙表演惊呼。窗外不知谁家放起了"满天星",银花火树中,我看见母亲眼角的细纹里盛满月光。
灯火里的哲思
漫步回家时,护城河倒映着万千灯火。那些明亮的光点在水波中破碎又重组,让我想起《青玉案》里"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意境。现代人总在追逐远方的星辰,却常常忽略手心里汤圆的温度。这个元宵节教会我,最动人的团圆不在天地之大,而在方寸之间的相视一笑。
深夜整理相册时,发现去年今日的照片里,外婆还在教我们包芝麻馅汤圆。此刻阳台上的月光依然皎洁,但我知道有些团圆,终究成了灯笼纸上晕开的暖光。愿所有思念都能找到归途,就像今夜每一盏孔明灯,都载着牵挂飞向该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