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写一篇春日赏花的日记

三月廿八日·寻春小记

晨起推窗,忽见庭前海棠初绽,蓦然想起苏轼《海棠》诗中"东风袅袅泛崇光"之句,遂决意效仿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古诗方法,去城郊踏青寻春。

一、观物取象

沿着溪畔行走,刻意模仿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观察视角。发现垂柳新芽如缀玉,恰是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具象呈现。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按照老师教授的"古诗五步法",先记录物象特征,再标注可能对应的古诗意象。

二、情景再现

在杏花林中小憩时,尝试用杜甫"感时花溅泪"的移情手法体会春意。微风过处,粉白花瓣簌簌而落,忽然就懂了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惜春之情。这种通过身临其境来理解古诗意境的方法,比单纯背诵生动百倍。

三、韵律揣摩

午后遇雨,躲进凉亭听檐溜叮咚。闭目默诵白居易《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描写,比较现实雨声与诗歌韵律的关联。这才明白古人为何强调"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唯有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平仄转换与自然声响的微妙对应。

四、典故溯源

途经古碑,上有"流觞曲水"四字。立即查阅手机中存的《兰亭集序》,对照实地景物理解王羲之笔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文人雅趣。这种结合实地考察学习古诗典故的方式,让千年前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

五、创作尝试

归途以打油诗记所见:"城东十里觅芳踪,柳眼初开杏腮红。最是殷勤三月雨,斜织春衫一万重。"虽不及古人精妙,但运用了学习古诗时积累的比喻手法和平仄规律。日记末附上今日对应温习的十首春景诗,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确实受益匪浅。

通过今日实践,深感钱钟书先生"诗分唐宋,人无古今"之论精辟。学习古诗不应止于纸面,而要像古人那样用生命去体验,这才是真正的传承之道。

春日赏花的古诗

春日赏花的古诗 1.春景园林赏花木,夏日山间避炎屠。——马致远《杂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 2.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晏殊《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3.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4.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李清照《偶成》 5.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

关于写藏族的赏花节的古诗词句

1. 《藏族赏花节》 雪山皑皑映蓝天,藏族赏花庆佳节。 五色花海绽高原,欢声笑语乐无边。 2. 《花海景》 姹紫嫣红满山坡,藏族赏花乐呵呵。 风吹花香惹人醉,歌声飘扬心欢畅。 3. 《赏花情》 高原花开绽芳菲,藏族人民赏花归。 花前月下翩翩舞,民族风情韵味浓。 4. 《花香浓》 藏族赏花节,花香飘满山。 姹...

...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 ...

本题要求写出含有"花"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经典诗句的积累和意象理解能力。题目通过"赏花之情"的提示,引导联想与花相关的抒情诗句。答案示例解析: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典型性:教材高频出现的名句 意象特征:以落花象征奉献精神 连续性:严格遵循题目要求的上下...

...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本题要求写出含有"花"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经典诗句的积累和意象理解能力。题目通过"赏花之情"的提示,引导联想与花相关的抒情诗句。答案示例解析: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典型性:...

...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 ...

且行且歌,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续两句:“ , ”。且行且歌,有花相伴,赏花之情常引发诗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的连续两句:“ , ”。 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