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字古诗为伴的秋日感怀日记
霜降后三日于金陵南窗下
晨起推窗,忽见梧桐叶已染金黄,方惊觉深秋将至。蓦然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兴寄之妙,虽咏春草,然其生生不息之志,正合此间秋日气象。遂取《唐诗三百首》置于案头,任秋风翻动书页,恰停于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之句,忽有所悟。
一、兴象中的时光流转
午后携卷至玄武湖畔,但见残荷听雨,芦花胜雪。想起李商隐"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兴味,原以为只是伤秋之辞,此刻方知乃是以衰颓之景兴发生命韧劲之旨。忽有寒鸦掠水,惊起涟漪层层,恍若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意境,然其间又暗含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情。坐在斑驳的长椅上,细观落叶飘旋之态,忽觉古人以兴托志之法,实乃将天地万物皆化作心象之镜。
二、兴寄里的生命叩问
日暮时分登临明城墙,见夕阳浸染层林,恰似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茫。然倚垛远眺,现代楼宇与古城墙交织,竟生出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时空浩叹。忽见一群白鸽掠过紫峰大厦,在玻璃幕墙上投下翩跹影迹,顿悟兴字古诗岂止怀古?更可兴今人之思。遂以手机录下此景,配以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之句发与友人,未料竟获和诗数首,方知兴寄传统仍在血脉中流传。
归途灯下重读《诗品》,钟嵘谓"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忽觉今日所见秋景,皆成心中兴象:飘零的银杏叶兴发时光流逝之思,傲霜的菊花兴起坚韧不拔之志,就连地铁站匆匆人群,亦兴起万家灯火的温暖期盼。方知兴字古诗非仅技法,实乃中华美学之精魂——万物皆可入诗,万象皆堪寄情。
夜阑掩卷,窗外秋月正明。想起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永恒叩问,忽觉自己与千年前的诗人共享同一轮明月,此刻兴感交融,竟分不清是古人兴我之情,还是我兴古人之思。或许这正是兴字古诗的妙谛——让我们在时空长河中,以美学会心一笑。
秋天的日记范文。400字
秋天的日记范文。400字 《秋天的日记范文》范文一:秋日公园漫步(主题:自然景观与生命哲思)2025年10月5日星期日晴 清晨,我漫步在市中心的公园,迎接我的是一场无声的秋日盛宴。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将落叶染成一片金黄,仿佛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地毯。踩在枯叶上,“沙沙”声如私语,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去年此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