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观察日记
七月二十日 晴
今日重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忽生踏访故地之念。晨光熹微时,我携一卷旧书步入绍兴鲁迅故里,试图在斑驳的光影间寻找文字与现实交织的痕迹。
百草园的蝉鸣与碧绿
此时的百草园比鲁迅笔下更为葱茏。泥墙根一带的青草漫过石阶,皂荚树依旧挺拔,只是那棵传说中的桑树已换新枝。我在石井栏边驻足良久,试着想象幼年鲁迅如何在此捕捉蟋蟀、采摘覆盆子。几个孩童正在园中追逐斑蝥,笑声惊起一片飞鸟,恍若穿越时空看见那个扑向云雀的瘦小身影。
菜畦里的油菜花谢了,结满青嫩的籽荚。园丁说他们仍保持着传统的轮作方式,就像寿镜吾先生家当年那样。最令我惊喜的是那截矮矮的泥墙居然还在,虽然用木栅栏加固过,但墙根的何首乌藤依然缠绕着岁月的脉络。
七月二十一日 阴
三味书屋的墨香与戒尺
午后细雨初歇,我踩着湿滑的青石板走进三味书屋。堂前匾额上的墨迹比想象中更为遒劲,那幅梅花鹿伏于古树下的画作竟保存完好。学童的书桌依原样陈列,东北角那张便是鲁迅刻着“早”字的书桌,桌面裂纹如同时光的河床。
管理员老人为我演示了旧时授课场景:“人都到那里去了?!”一声拖长的喝问在厅堂回荡,瞬间将人拉回那个读书声鼎沸的午后。他指着后园说那棵腊梅还是原株,每年冬天开花时,清香会飘进书房,就像鲁迅当年偷溜去折梅枝时闻到的味道。
在陈列馆发现一份1902年的课程表,原来寿先生不仅教四书五经,还讲授《尔雅》和《唐宋诗醇》。最有趣的是一册摹本,上面有少年鲁迅绘制的《西游记》绣像,八戒的钉耙画得格外传神。这些细节让那个总被符号化的文学巨匠,忽然变得血肉丰满起来。
七月二十二日 雨
整日阴雨绵绵,坐在故居对面的茶馆整理笔记。窗外乌篷船划过河道,橹声与百年前一般无二。忽然理解鲁迅为何将这两个空间并置书写——百草园是自然启蒙的秘境,三味书屋是文化规训的殿堂,而那个穿梭其间的少年,正是在野性与文明的碰撞中完成精神的塑形。
翻看昨日拍摄的照片:菜畦的露珠、书屋的戒尺、后园的腊梅,忽然明白经典之所以永恒,正因为它总能唤醒不同时代人们共同的记忆。当现代孩童在百草园追逐蜻蜓时,他们与百年前的灵魂共享着同一片天空下的快乐。
暮色渐浓时,买一包茴香豆揣进兜里。咸涩的滋味在舌尖化开,仿佛尝到了文字里封存的时光。或许明天该去长庆寺看看,据说那里还能找到鲁迅乳娘当年烧香的痕迹。
鲁迅来我家200字短文怎么写
我赶忙说:“不打扰不打扰!先生,我读您的《狂人日记》,感觉好震撼,那‘吃人’的说法太可怕了。”鲁迅神色严肃:“这是揭露封建礼教的本质,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人们却浑然不知。”我又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感觉特别好玩,我也好想去。”鲁迅笑了:“那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在那里可以亲近自然,获得...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700字左右初一
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所见所闻,既有好奇也有思考,像我在日记里写的心情一样真实。读到这里时,我忽然明白:写作并不是为了炫耀某个场景,而是把内心的变化记录下来,让自己看见成长的轨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最喜欢的一段。百草园里那种自由的气息,和三味书屋里老师的严谨形成对比,像两种...
统编版黄石市高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单元复习试题及答案...
3.简述《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4.简述《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2.论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精神品质。五、作文(30分)请以“读书的感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
小学人教部编版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2. 结合具体作品,如《阿Q正传》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导学生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作品风格。3.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鲁迅先生作品中的情境,提高对作品情感的理解。4.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作品背后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四、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选择适合的传统教具,如...
《朝花夕拾》好段赏析
于是他把自己的成长小故事写进了日记本,想象如果鲁迅老师读到它,会不会像他们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样,点头说:“原来你也在用心记下世界。”这个小故事和《朝花夕拾》里的记忆有共鸣——它们都在提醒我们:记忆和故事不是过去的负担,而是现在和未来的财富。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秘密本子”?你愿不愿意...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_百 ...
3. 情感升华: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价值引导,如“今天我们学习的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教会我们如何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学双边互动: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2. 学生通过分享、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创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