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记叙文:那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雨夜的记忆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我蜷缩在书桌前翻看旧日记本,突然看到2018年10月15日那页被水渍晕开的字迹:"今天发烧39度,妈妈煮了鸡蛋面..."。记忆像被雨水冲刷的树叶,突然鲜明起来。
生病的那天
记得那是深秋的月考前夕,我因为淋雨复习着凉发了高烧。额头滚烫得像块火炭,喉咙里仿佛塞了团棉花。迷迷糊糊中,听见厨房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接着闻到葱花爆锅的香气。
藏在面条里的爱
母亲端着青花瓷碗进来时,我看见她围裙上沾着面粉,鬓角的白发被蒸汽熏得贴在脸颊上。碗里金黄的荷包蛋像个小太阳,细软的面条间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最下面是两片薄如蝉翼的火腿。
"趁热吃,发发汗就好了。"她用手背试了试我额头的温度,这个动作从我三岁起就没变过。当我低头吃面时,发现碗底还藏着剥好的虾仁——那本是留给爸爸下酒的。
永远的温度计
如今在外地上大学,每次视频母亲总要问:"食堂的面条放鸡蛋没有?"她不知道这座城市的外卖软件能送来三十种面条,但再没有哪碗面会记得在碗底藏虾仁。前年寒假回家,偶然发现厨房抽屉里还放着那根老式水银温度计,塑料壳已经发黄,就像某些永远定格在记忆里的温度。
后来我明白,亲情就像那碗面的温度,太烫时会有人帮你吹凉,变冷前永远有人记得重新加热。而所谓成长,不过是终于懂得数清母亲白发的过程。
合上日记本时,雨还在下。我拿起手机拨通视频通话,镜头那边传来熟悉的唠叨:"这么晚还不睡?要不要妈妈教你煮鸡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