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 晴
清晨推开书院斑驳的木门,檐角风铃正吟唱着《诗经·小雅》的片段。案头那本泛黄的《白鹿洞书院古诗集》被秋风翻至王阳明《秋夜》一页:"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刹那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千年前文人观月的夜晚。
晨读偶得
捧着陶泥茶杯踱步至回廊,忽见院中老银杏飘落第一片金叶,恰似朱熹《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境。取来青石砚台记下此刻心境,墨块研磨时竟与昨日未干的残墨交融,晕染出山水画般的纹理,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言"墨池飞出北溟鱼"的妙趣。
午后访碑
在藏书阁后墙发现块被藤蔓遮掩的诗碑,拂去青苔可见"书院古诗"四字隶书题额。细辨之下是明代东林党人摹刻的《岳麓书院示诸生》,"藏修游息固相须,知类通达斯贵豫"的训诫穿越时空叩击心扉。取宣纸拓印时,斜阳将碑文投影在粉墙上,形成流动的书法幻影。
夜灯怀古
晚课毕独坐文昌阁,煤油灯在纱罩里摇曳成陆游"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的光景。翻开《嵩阳书院古诗钞》,忽见前人夹在书页间的枫叶标本,叶脉里仿佛还流淌着乾隆年间某位学子的墨香。此刻虫鸣与远钟和鸣,竟与范仲淹《书院夏日》所载"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禅境暗合。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已为砚台镀上银边。忽然懂得书院古诗不仅是墙上的题咏,更是今人与往圣神交的密码,就像此刻穿过雕花窗棂的月光,既照亮我的稿纸,也照亮过千百年间无数书院的夜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