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登高思故人

清晨推开窗,凉风裹着桂香扑面而来,这才惊觉已是农历九月初九。王维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突然在心头泛起涟漪。书桌上的台历用红笔圈出的日期,像极了老家门前挂着的茱萸果。

茱萸与菊花酒

记得小时候,祖父总要在重阳节这天带着全家登后山。他布衣口袋里永远揣着两样东西:一包晒干的茱萸,一壶自酿的菊花酒。山径上的鹅卵石被晨露浸得发亮,我们踩着王维诗里的平仄,把茱萸枝插满青石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年读这句只觉得韵律好听,如今在距家乡两千公里的写字楼里,才懂得那"少一人"的重量。视频通话时,父亲说今年村里修了登山步道,但上山的人却比往年少了大半。

数字时代的重阳

外卖软件推送着重阳糕促销,朋友圈满屏都是电子茱萸的动画表情。我给山东的表哥发去登高照片,他回了个VR登山链接。科技消弭了地理距离,可像素堆砌的茱萸丛,终究闻不到记忆里辛辣的草木香。

傍晚收到母亲寄来的包裹,真空包装的枣泥糕旁边,躺着几枝风干的茱萸。突然想起《西京杂记》里记载,汉代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原是"解厄"之意。摩挲着绛红的果实,忽然明白古人为何要在这个萧瑟时节登高——原来是要把思念举到离天最近的地方,让秋风捎给远方的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在哪里写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在哪里写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维于年轻时期在长安城求学科考阶段所作,写这首诗时,王维尚在科举应试期间,离家入仕前的游学子弟,独自一人在异乡长安旅居,正值农历重阳佳节。华山以东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是王维胞弟及诸多亲族生活的故土,此处地理...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 原文:九月重阳登高楼 思君山东寄此愁 山风吹菊香已透 江水遥遥梦在游 鲁地灯火常相照 弟行未至心更紧 月寒逐我归舟影 雁落焦桥此相迎 一、衍生注释:题旨与地理意象:以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为线索,将“山东兄弟”写成内心最牵挂的对象。鲁地是山东的简称,点出地域情境,增强距离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及鉴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

补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独在异乡为异客,___。遥知兄弟登...

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原文记忆。该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时所作,通过'独在异乡''每逢佳节'等词句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后两句通过想象家乡兄弟登高插茱萸的场景,以'少一人'的细节深化思念主题。诗中'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完整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完整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背诵。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所作,表达了游子在重阳节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直接点明诗人独自在异乡的孤独处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内容来源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_文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_资料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_合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_集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配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情感主旨的理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于他17岁时独自在长安求取功名期间。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接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通过想象家乡兄弟登高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A选项'对朋友'不准确,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