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诵读美文日记: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
日期:癸卯年仲夏初十
清晨五更,曦光微露,我携《古文观止》与《唐诗三百首》至院中梧桐树下。今日立下誓愿:要以整整一日时间,践行中华经典诵读美文的深层次体验,让先贤智慧如清泉般洗涤尘世纷扰的心灵。
一、朝诵之悟:与太白对饮明月
晨风拂面时翻开青莲居士《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句子伴着鸟鸣流淌而出。初时只是机械诵读,待重复至第三遍,忽然懂得诗人与明月共舞的孤傲与豁达。记得先生曾说:"诵读非口舌之技,乃心魂之交",此刻方真正体会。当"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最后一句诵毕,眼角竟有温热潮涌——原来千百年前的月光,真的能照亮今人的心房。
二、昼品之思:随东坡观潮悟道
午后烈日当空,恰读至《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竹席铺于廊下,仿效古人仰卧诵咏。当读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时,忽见院外荷塘涟漪骤起,原是清风掠过。此瞬恍若与东坡先生隔空对话:万物皆变,唯经典永存。遂将全文抄录于宣纸,墨香与书香交织,自成一番天地。
最妙是读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时,邻家稚童恰来讨教课业。便邀其同坐,教诵《岳阳楼记》名段。小儿朗朗童声与我的低沉嗓音相和,竟成天然和弦。忽然明悟:中华经典诵读美文的真谛,不仅在独善其身,更在薪火相传。
三、暮省之得:借荀子劝学自勉
暮色四合时点起檀香,展开《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八字如暮鼓敲响心扉。今日所诵所悟,不过沧海一粟。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确是要将诵读化作日课,方得真谛。遂取朱笔批注:自明日始,每日黎明即起,诵经典一篇,写心得数行。
如今夜阑人静,整理今日所感,共诵完全文13篇,摘录佳句47则,写下感悟万余字。虽不及先贤万分之一,却深感中华经典诵读美文如明镜,照见自身浅薄;如良药,治愈浮躁心绪;更如舟筏,渡人至精神彼岸。愿持此心长长久久,在经典海洋中继续追寻那盏不灭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