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篇目岳阳楼记与赤壁赋的诵读感悟日记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篇目《岳阳楼记》与《赤壁赋》的诵读感悟日记

晨读《岳阳楼记》:先忧后乐的胸怀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翻开泛黄的《古文观止》,再次诵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开篇,仿佛带我穿越千年,站在洞庭湖畔。当读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笔尖在日记本上不自觉地停顿——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正是当代人最需要的修养吗?

最震撼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我特意用红笔在日记里抄录这段,并写下感悟: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记得这种家国情怀?诵读时,窗外的麻雀叽喳应和,仿佛也在赞叹这份穿越时空的文人风骨。

夜诵《赤壁赋》:明月秋江的哲思

入夜后,我捧着苏轼的《赤壁赋》来到阳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起笔,让夏夜的热风都带着江水的清凉。当读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时,抬头望见城市霓虹中的月亮,突然理解了东坡的宇宙意识——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依然需要这种对永恒的敬畏。

最妙的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的物我交融之境。我在日记本上画了幅简笔山水,旁边标注:"诵读时闭眼,可见千年前那叶扁舟。"此刻空调的嗡鸣竟化作文中"如怨如慕"的洞箫声,经典文本与现实生活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诵读心得:经典是永不枯竭的泉眼

这两篇中华经典美文像两面镜子:范仲淹照见社会担当,苏轼映出生命本真。日记末尾我总结道:经典诵读不是机械背诵,而是要用心灵去触碰文字背后的温度。当"春和景明"遇上"水落石出",当"宠辱偕忘"对话"物我两忘",这些词句便成了照亮浮躁生活的星光。

合上日记本已是深夜,但那些铿锵的韵脚仍在耳畔回响。或许明天,我会带着《滕王阁序》去公园朗读,让王勃的"落霞孤鹜"与晨练老人的太极招式相遇,继续书写这份独特的中华经典诵读日记。

《赤壁赋》与《岳阳楼记》之比较

《赤壁赋》与《岳阳楼记》之比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